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如何落实好“药价不高于周边国家”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强调要加快临床急需新药的审评审批,申请注册新药的企业须承诺其产品在我国上市销售的价格不高于原产国或我国周边可比市场价格。(819日《京华时报》)

国内外药价悬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国内市场没有与跨国药企展开富有成效的议价,是一个重要因素。跨国药企在我国申请新药注册时,若不给他们套上价格紧箍咒,则为跨国药企内外有别、垄断要价预留了空间。从申请注册环节限制进口新药的价格,可谓抓住了进口药坐地起价的牛鼻子

然而,要落实好药价不高于周边国家,绝非易事。首先须弄明白,不高于周边国家的这个药价,是口岸落地价还是最终市场价?若是口岸价,那么,加上不低的关税和流通环节说不清的巨大成本,最终市场价可能仍然居高不下;若是最终市场价,国内进口药的关税和流通成本在药价构成中占比很大,都算到跨国药企头上,人家也会有想法,甚至借此突破这一限价措施,使之最终无法执行。

同时,周边可比市场价格是一个变量,新药注册审批却是一锤子买卖,通过审批后再出现价格波动,就起不到从源头控价的作用。更何况价格对比还受汇率等因素影响,操作起来存在难度。更关键的是,中国是个巨大的市场,针对中国开发出独一无二的包装和规则,在周边市场就找不到与之对比的同类药品,这种做法在国内药企对付最高限价时,已被运用得十分娴熟,跨国药企若借用此招,恐怕也很容易绕过国内的这一控价监管。

也就是说,针对跨国药企的这一控价措施固然好,但应该认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变数,必须设计好每一个细节,应对好每一种变化,方能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若想让跨国药企主动控价,最好的办法是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当国内仿制药价廉物美,原研药也不输他人时,跨国药企就会主动控制药价,否则,失去的市场将被迅速填补,再次打入就很困难。当国内药品生产和研发能力让跨国企业肃然起敬,他们以更低的价格来抢占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钟南山谈广州医改:应走出“三性”

北京:“大病医保”提前实现全覆盖

科伦药业董事长前脚增持80万股 其妹后脚减持

人民币贬值引发跨国药企新忧虑?

常用药四成上涨两成降价 低价药仍难改断供尴

恒瑞医药14种药品纳入自查 数量居首

厦门企业联手台企 积极试水医药跨境电商

药去哪欲打造医药零售的星空联盟

医疗机构民营化有多难?(下)

医疗器械验收标准及资料准备大全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