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多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致力于儿童用药安全的推广,但中国目前的形势仍然不乐观。最近,中国西北地区的两个幼儿园被指控自2008年来在未被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们服用抗病毒药物盐酸吗啉双胍片。据报道有1455个孩子在服药之后发生便秘、肚子疼、腿疼、食欲不振、盗汗等症状。
根据相关信息,给孩子们使用的药物中大约三分之一是由医生和非医疗人员未经慎重考虑而开出的,这些药物有的是不必要的或在父母的要求下使用的,很少考虑药物潜在的危险。每年中国的儿科门诊患者超过3亿。如今,儿童用药安全受到公众广泛关注并成为日益增长的社会问题。
国家在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面的不完善和国家药物监管政策薄弱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CFDA在药物监管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这还是不够的。CFDA应该加强与卫生组织和卫生机构的合作,建立一个全面的国家儿童用药管理网络。
使用限制儿科药物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只有5%的制药公司生产儿科药物,在中国九成以上的上市药物没有儿童剂量包装。儿科医生只能给孩子开开成人药物,这可能对孩子们的安全造成危害。中国应该鼓励儿童用药的研究和生产,并支持儿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此外,紧张的医患关系也会导致不合理用药。实际上当治疗效果不能像家长所期望的那样马上见效时,医生们可能会在家长的压力下开出药效强、见效快的药物。
确保中国儿童用药的安全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包括各级政府、药品监管机构、制药行业、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和家长们。采取像警告这样常见的监管措施,也有助于更合理地给孩子们使用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