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药行业交出完美答卷 5股中报净利猛增500%

中报披露进入收关阶段,各大行业上半年的表现也浮出了水面。这其中,医药生物行业中报靓丽;据统计,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逾七成公司实现盈利正增长,实现净利润平均增幅达28.12%。分析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提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确定的成长性。

行业上半年净利润平均增长近三成

随着中报披露进入收关阶段,各大行业上半年的表现也浮出了水面。这其中,医药生物行业的中报可谓表现靓丽。

数据统计,已经公布中报的118家医药生物行业公司,扣除上市较迟而没有可比性的翰宇药业(300199)117家公司2014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利润189.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2.70亿元增长16.38%

统计数据显示,117公司医药生物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平均增幅达28.12%。远远高于已经公布中报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据统计,已经公布中报的1897A股上市公司,上半实现净利润平均增幅仅有5.97%

其中,82家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正增长,占比达70.08%。当中有16家公司增幅超过100%,而四环生物(000518)、鑫富药业(02019)、中源协和(600645)、新华制药(000756)和亚太药业(002370)5家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增幅更是超过500%

券商分析师对《投资快报》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医药生物行业上半年的财报还没完全出齐,但从已经公布的中报的约占九成行业上市公司透露出来的财报看,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2014上半年实现净利保持相对较快增长己是板上钉钉之事。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提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确定的成长性。”分析人士指出,此外,卫生总费用的投入将延续快速增长趋势,也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信证券研究员表示,中长期看我国医药行业拥有巨大发展空间。我国医疗支出明显低于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支出将迅速加大。另外,人口老龄化等原因也将继续提升医药行业的需求。

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将进入加速趋势。专家预计到2025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29100万人,2050年则有望达到44000万人,这么庞大的老龄人口,无异为我国医药产业注入增长的动力。

部分公司呈现出了高成长性

医药生物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正增长的82家公司中,除了有16家公司增幅超过100%外,还有37家公司20141-6月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0%。此外,有多家公司业绩同比和环比增长超过50%

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36家公司中,新华制药、鑫富药业、莱茵生物(002166)、上海莱士(002252)、仟源制药(300254)和新和成(002001)等家公司2014年半年报实现净利润也环比增长超过30%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在2014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产生的。相关统计显示,由于中成药降价预期、招标慢于预期等因素影响,医药行业上半年增速放缓。20141-6月医药行业收入增13.53%,利润增14.88%,增幅低于往年同期。不过,和1-5月环比收入和利润增速开始回升。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下半年医药行业增速将回升。民生证券分析师表示,从当前医保筹资情况、医疗机构的业务量、药品在终端的销售情况及统计局数据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来看,今年医药行业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

理由是,上半年基药招标进度慢于预期,但是基药招标方案明显趋向温和,“唯低价是取”的方案未被推广。四季度基药招标速度会加快。同时,目前许多省份非药招标文件早已过期,下半年部分用药大省的招标也将提速。由此,医药行业下半年增速将回升。

“老龄化加速、政府支出比例提升、居民收入增加、城镇化持续、健康恶化和环境代价等等多种合力的作用下,未来国内医药行业长期保持双位数增长速度上不容置疑。”业内人士指出。

银河证券分析师表示,无论在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还是新兴的中国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政策频动 今年医药行业料增量不增收

  专家称安徽限制输液是合理“看得见的手”

  医改进行时:医院发展不只扩张一条路

  外资独资医院为何走得“慢吞吞”

  县域医院成为药企重要战场

  不合理竞争环境制约国内医疗设备发展

  埃博拉经济学:从埃博拉病毒肆虐看药物研发

  处方药网售目录待出 医药电商将迎市场爆发

  杜绝重复参保 亟待整合城乡医保

  南北金银花之争背后:药物进药典带来上亿产

“使命”太多 药品招采难以承受

中国药企发力研发创新药

受医改政策影响 国内药企依旧呈降价态势

医药企业应该向华为学什么?

仿制药开发引入“互联网思维”

外资独资办医政策有限突破

“罕见病”的经济疗法

利好迭出 撬动中医药8000亿产值

中国FDA路在何方?

艾滋病疫苗为何频频失败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