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于非洲几内亚的埃博拉疫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蔓延至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尼日利亚7月“沦陷”为第四个感染国。正当人们为不断攀升的埃博拉感染及死亡人数忧心忡忡时,美国9月30日宣布确诊首例输入型埃博拉病例,10月中旬确诊两例本土感染病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截至10月22日,全球共报告确诊、可能或疑似埃博拉病例9936例,死亡病例4877例。其中,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依然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而马里在10月23日确诊首例埃博拉感染病例,成为西非第六个出现疫情的国家。分析发现,当前疫情的特点是非洲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国新增病例数量继续呈指数形式增加。而在非洲之外,美国、德国、西班牙、挪威、法国、英国都收治了埃博拉病例,其中美国和西班牙均出现本土传播。
埃博拉“走出”非洲,疫情十月升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受埃博拉疫情严重影响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以及全球其他国家应加强出入境检查,严防埃博拉疫情扩散至西非以外地区。事实上,各个国家已经采取了应对措施。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毒,埃博拉的最高致死率可达90%。这不禁让经历过SARS的人们担忧:埃博拉会不会成为第二个SARS?千里之外的中国还安全吗?对此,业内专家指出,埃博拉在非洲暴发和蔓延有其特殊性,这类烈性传染病的防治过程中,“防”的重要性远胜于“治”,我国在SARS后已经积累了相当的传染病防控实战经验,民众无须太过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