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多名医务人员,无私无畏,坚守在疫区一线,与疫区人民日夜相伴。
正如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利比里亚、几内亚等9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时表示的,当前埃博拉疫情正在西非蔓延肆虐,成为国际社会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面临的共同挑战,中方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抗击埃博拉疫情。
“面对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没有退却,来自中国的医疗工作者坚持为埃博拉患者以及其他病患提供医疗服务。”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我对此表示感谢。”
世卫组织驻肯尼亚代表库斯托迪亚·曼德黑特说,中国目前正在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西非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中国过去曾经应对过包括禽流感和SARS在内的传染性疾病,埃博拉疫情地区可以运用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来消除这种传染病”。
在派出医疗专家组的同时,我国还向西非地区提供各方面的援助,在抗击埃博拉的持久战役中,与面临疫情的国家并肩作战。
2014年4月,疫情刚出现蔓延苗头,我国政府就宣布向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四国各提供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药品、医疗设备等防控救治物资,并于5月全部运抵,在第一时间投入四国防疫救治现场。
8月10日,习近平主席分别致电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三国总统,对埃博拉疫情造成重大人员和经济损失表示慰问,并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愿提供紧急援助,支持三国抗击疫情。
8月11日和12日,我国政府提供的总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防疫物资由包机陆续运抵三国首都。
9月18日,我国政府宣布向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及其周边国家提供新一轮总额为2亿元人民币的一揽子现汇、粮食和防疫物资援助,并派遣专家组。
9月25日,我国移动实验室检测队顺利抵塞。9月28日启动实验室检测任务。截至10月13日,已累计检测样本427份,其中233份阳性;留观中心累计接收病人68人。
10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米兰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时表示,我国政府将再向西非疫区提供一轮总额至少1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共同抗击疫情,直到最后胜利。
“埃博拉疫情对全球健康安全构成威胁,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此外,对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的一系列物资、技术、人员援助,也表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已经走到了转折期,从接受国际援助到可以支援国际。”即将再次赴非担任联合国应对埃博拉特别使团高级共同卫生顾问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说。
■疫情持续,科学冷静作战
埃博拉疫情仍在蔓延。可以预见,抗击埃博拉的战役将是一场持久战。科学、冷静是打好这场战役的基础。
近日,有网络传言称广州和宁波发现埃博拉患者。对此,两地卫生计生委迅速回应,澄清这两例病例均是监测到的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经实验室检测,已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
梁晓峰介绍,为了做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疫情输入,我国在防控方案中除了明确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诊断外,还制定了留观病例的概念。具备21天内有疫区旅游史,且体温超过37.3摄氏度的人员,就诊断为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需要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观察,这比其他国家的防控方案更加严格。
需要注意的是,把留观病例作为疑似病例甚至作为确诊病例看待,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传和恐慌,“要科学、冷静、理性对待疫情,才能更有效地防控疫情”。梁晓峰提醒,随着西非埃博拉疫情蔓延,国际社会恐慌日益加剧,谣言可能会不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加强科普,让每个人了解疾病,知道如何应对疾病。
“专家研判认为,西非疫情难以在短期内扑灭,公民境外感染以及疫情传入境内的风险存在。由于我国已建立比较完备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即使发生疫情,也能够及时有效处置。”梁晓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