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2016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展望: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当年134亿"星光计划"的失败是今天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最可借鉴吸取的沉痛教训。"星光计划"初衷是好的,每个社区建一个活动站,开展各种社区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最终结果是建了站,报了喜,故事便结束。后面没有跟踪,没有管理,没有运营,关门的,改为商业的,出租的不了了知。

"星光计划"告诉我们:

1.政府投资建设社区服务是对的,但方式有问题。

2.政府只投不管不运不监等于白投。

3.社会力量想跟着政府走做点事,但不知做什么怎么做?机制问题,责任问题,实施路径问题没有解决。

总之,政府在项目设计之初缺乏完整细致规划和可持续经营策略,也证明了政府单枪匹马是做不了这种大面积广覆盖的社会工程的。在养老问题上也同理,政府的角色和职责是"治理"而非"管理"。治理,一个是治,一个理,治是统治统筹,战略层面定方向定大政,理是理顺,理顺各种关系,明确各方职责,汇聚社会资源,为落实实施奠定好基础。政府是要告诉社会,这个国家要干什么?为什么要干?应该怎样干?你干什么我干什么?咱俩怎样配合形成1+1>2的效果?社会力量听明白了听懂了才知道怎样干,才会干。说明白讲清楚是政府要做的,干好服务好是社会力量要做的,政府也不需要太操心。政府负责解决好老人们的"钱袋子""药罐子",社会力量负责提供好各种服务。如果这个分工成立,下个问题是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如何构建,服务内容,构建方式,实现路径,实施细则都是什么?因为中国之前没有社会化养老的前例,所以需要政府与社会力量坐下来花点时间精力共同商讨找到答案和解决方案,然后一步一步去试。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协商,而不是行政命令。执行者是社会力量不是政府,如果执行者没有话语权事情是很难推进的。协商后的解决方案中各方职责进一步细化明确,才有可能最终落实到某人某組织头上,后续评价监管等长效机制才有可能实现。

中国目前现状首先缺分工,缺职责划分,缺各件事情的直接责任人。政府与社会力量看似都在做,也都在没做,都在参与,也都不负其责。其次是对养老服务体系的理解认知有待加深与突破。尽管从表面上看,养老服务无非就是吃饭看病,家政服务,再加点活动,但其背后的实质却非如此。联合国在积极老龄化的表述中为什么没有出现吃饱穿暖,医疗有保障,生活有人管这样的字眼,而不断加进去的是"尊严""参与""自主独立""公平"?说明人老了,确认他仍然是一个有尊严,有地位,有自主权力,有社会参与能力的完整的人是首要任务。

也许80岁以前与"养老"这个词没多大关系,你怎样过日子我也怎样过日子,你有什么样的权利我也有,或是"养老"仅指那部分真正有刚需的人。因此,服务体系构建的核心可以理解为"知情中渗透服务",知情,是指关心关怀关注那部分群体生活,別再出现老人死在家里无人问津的悲惨事件。渗透,是指试着了解掌握他的需求,在真正有需求时帮到点子上,但不是干预干涉硬给。例如我不缺钱,你非每个月再补200,只因为我80了?我需要问问事有人陪我聊聊天,你又不能给我?因此,合理配置资源,构建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养老服务的首要任务。和谐社区和谐人际,应该是关键。社区治理,人人参与,自我管理应是最佳境界,虽然目前达不到,但应该知道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我们目前更多关注的是社区服务资源的配置,以为养老就是解决吃喝拉撒看病拿药,提供好了服务万事大吉。

为什么日间照料老人不太有兴趣?因为没有老人初始意见及建设中的参与,使用者往往是被动的,建设者是主动的。我给你建了,我觉得你有需要,但从老人的心理角度,你建不建与我无关,由于缺少了对使用者的尊重与参与,所以效果不好。

可以说,目前养老服务体系整体构建思路上,没有在构建和谐社区,引导社区自主,人人参与,共享尊严,逐步走向社区治理的大战略上下功夫或找到解决方案和突破口。碎片化服务扔满地,以为用一根无形的绳,互联网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北京公司600人从事网络医托 市卫生所立案调

  医改与药改的跨年猜想 医疗费用全面上涨?

  新版GMP认证收官:技术转让捡漏还有戏?

  医保基金缺口不能成为退休职工缴费前提

  调查:2岁婴幼儿肺炎疫苗为何断档

  美新财年预算出炉 生物医药经费大幅增长

  山西省卫计委对公立医院五类高值医用耗材实

  多家民营医院被指耗巨资竞价网络搜索排名

  一根钢棒竟让40家药企遭殃 大批药品因“铬超

  社区医院常用药有点儿缺 居民最盼增加药品种

JAMA Onco:HER2阳性乳腺癌易致免疫缺陷 促

阿里健康收购天猫在线医药业务交易延迟完成

25家上市药企撤回生产注册申请 第三批核查结

安徽70余药企产品“不合新规”强制停产

又有22亿元规模的处方药要转OTC(附品种表)

甲减低价药优甲乐蹊跷断货 患者一月托各地都

多家药企联合声讨浙江“二次议价”!

崩盘 · 药企潮水般撤回品种

民营医院“低价体检”为何会由粉转黑?

Shire收购Baxalta已近尾声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