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江苏省食药监局公布的2014年度全省食品药品方面的十大典型案例中,记者看到,在去年淮安市食药监局破获的“生产销售假冒进口高端抗生素”案件中,不法分子用从医院回收来的药盒,包装自制的假药,甚至卖进了正规的医药公司。记者随即走访了南京某大型三甲医院,让人担心的是,全院所有的药物包装盒,只经过踩扁处理,并全部交给一个保洁员回收。“此后他怎么处理,医院不管。说实话,如果要出岔子,拦不住。”该院药剂科专家介绍。
“救命药”有效成分为零
根据淮安市食药监局稽查处稽查专员杨波介绍,早在2013年12月26日,淮安市食药监局接到了阜阳市食药监局的协查请求,让他们协查淮安某医药有限公司是否从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购进过批号为120872的泰能(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药物。
执法人员检查后发现,该公司不但购进过上述批号药品,还购进过另外7个批次的该药品。
据了解,泰能这种药物对于治疗中重度的感染有很明显的效果。但由于是进口药,一支价格在180元左右。监管人员深入调查后发现,在这些批次的药品包装上,显示分装企业为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但随后杭州市食药监局的协查显示,这些药品都不是该公司进口和分装的。
执法人员将上述批次的泰能送去检验,结果发现,在含量测定中,有效成分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均为零。“其中的成分都是普通的抗生素,十几块钱的成本。”杨波介绍。
这是什么概念?根据八一医院药剂科主任周永刚介绍,泰能属于特殊使用的抗生素,需要专家组讨论后,有完全的理由才能使用。患者在感染非常严重,用其他抗生素已经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使用泰能,效果会比较好。而对于这些迫切需要用泰能救命的患者来说,使用有效成分为零的药物,“无异于谋财害命”。
通过网络,假药销入医药公司
淮安市食药监局随后与公安局成立专案组,2014年9月,在北京捣毁了4个制售假药窝点。根据犯罪嫌疑人供认,从2013年以来,他们在出租房内,使用国产的抗生素进行装填,除了泰能,还生产了假冒的罗氏芬、波立维、立普妥、舒普深等进口药物,这些药的统一特征就是价格昂贵,“都是救命药。”
随后,制假售假团伙依托QQ群、微信圈等,发布了假药的供求信息。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员王某,就是通过互联网向他们低价购入了这批假药,目前王某已被阜阳警方刑拘。根据王某交代,他通过互联网从北京的“宋经理”处购入假药。而拿到这批药后,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还向不知情的小医药公司出售此药。
据悉,至今该团伙已售假冒泰能5000余盒,罗氏芬70000余盒,其他成品药物5000余盒,而从查扣现场的情况来看,共7个品种47批次的药品,案值1000余万元。
买通医院保洁员回收药盒
制假团伙之所以能够瞒天过海卖出这么多药物,药品的包装是关键。“从外表上看,与真药完全一样。”杨波告诉记者。据了解,这些犯罪嫌疑人买通了北京等地大医院的保洁员,回收医院使用后的正品药盒、西林瓶等,再将假药装进去。“并且套用了药品包装上厂家真实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不查成分完全看不出来真假。”
记者调查
针对废旧药盒,目前尚无管理办法
据了解,2003年,国务院出台了《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垃圾必须进行焚烧、集中处理,禁止任何单位个人转让、买卖。“药品的外包装盒并不在这个范围内,”记者在食药监和医生口中得到了一致的回复,“目前针对药品的旧药盒处置,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办法。”
旧药盒咋处理?踩扁后送到废品回收站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了解。
走进医院的药剂科,就能发现工作人员正在边拆药品包装边将用过的包装盒用脚踩扁。“这是我们医院对付药品包装盒的主要处理方法。”该院药剂科主任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