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社会办医,能否盘活医改?

2009年启动的新医改,已进入第五个年头。进入医改“深水区”,公立医院改革艰难,甚至理不清方向;关于“公益性”与“市场化”,“补供方”还是“补需方”的争论,也已沉寂多时;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的地方新政频出,社会资本与优质医疗资源从实体医疗机构到移动互联网的多元结合。再庞大的需求,遇上日益丰富的供给方,市场变革亦在所难免。这一次,公立医院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行政化”垄断能否被打破,决定着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的新医改,能否从方案争议和外围修缮,逆转为“触动本质”的攻坚战。

医改时间轴

2009年以后

虽然新医改方案强调“保基本”、“公益性”,但同时,鼓励社会办医的新政出台步伐,亦明显加快。

201012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通知》(简称“58号文”),不仅强调确保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还首次宣布放开“独资”试点,简化并规范外资办医的审批程序,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立审批权限下放到省一级。

2012830

经过三年酝酿,以北京市政府名义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若干政策》(被行业誉为鼓励社会办医的“京18条”),提出进一步开放首都医疗服务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在郊区新城、新的大型人口聚居区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康复、护理、中医医院;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拥有高新技术和专科优势的医疗机构。

2014年以来

响应市场需求和医生要变“社会人”呼声,多省、市卫生行政部门陆续推出的医生多点执业新政,让优质医疗资源从公立医院流向社会资本办医,搭路建桥。

从办医院到建平台

10月底11月初,连续两周的时间里,两家在本世纪初即开始筹建、合计床位数超过2800张的大型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和北大国际医院,先后通过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现场审核。

通过审核,意味着两家医院,均可以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开诊迎客。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分别位于亚洲最大居民社区——天通苑与回龙观的两大品牌医院,将为寻医看病,带来便捷的新选择;对于北京的医疗产业格局,两大医院,则犹如两颗深水炸弹,突破重重藩篱锁固,虽经多年琢磨,仍有机会引爆。

谈起十余年的过往,北大国际医院院长王杉仍掩不住思潮澎湃:北京大学“不找财政投资”的社会办医尝试,台湾长庚集团当年进京欲改变办医模式的雄心,以及之后“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政策缺失之惑,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的筹资困境……如今,清华长庚医院,已从台湾长庚集团直接举办,转为捐赠、协助清华大学举办的公立医院;而北大国际医院,在坚持社会办医的道路上,也为吸引优秀医生进驻,努力谋求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特有的“编制”。虽仍有妥协于现实的“转弯”,但政策和市场变革显然已被撬动。

在北大国际医院和清华长庚医院曲折筹建的这些年,中央、地方都陆续出台大大小小的改革政策,直接或间接降低了社会资本办医的门槛。

11月初,北大国际医院开诊前的最后筹备阶段,王杉最挂心的,就是各个专科医疗团队的组建,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能否有效融合。“北大国际医院希望搭建一个优质医疗资源聚合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无论你是在职还是退休,国内还是国外,也不介意你是专职还是兼职,前提只有一个,你的团队足够优秀,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和舒心的医疗服务。”顶着“北大”和社会办医“领跑者”两块金字招牌,王杉踌躇满志,也坦言压力巨大。

推开社会办医政策的“玻璃门”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大健康万亿市场呼之欲出 药企纷纷转型切入

  药品网售新政 将掀红海大潮?

  “网售处方药解禁”后,谁受益,谁受损?

  专家解读:国家卫计委为何拆分大型公立医院

  新药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基本药物中的低价药或成最后赢家

  林建宁:2015年中国医药经济预测

  陶剑虹:探寻中国医药转型升级的痛点解决之

  华大基因:基因测序破解罕见病诊断之痛?

  人民日报:盼良法为中医药松绑

网售处方药解禁 实力强劲的制药企业才是最大

新药研发:基础研究谁来做

价格松绑 会否带来药价狂涨?

未来医疗的信息化,可能受到医生和医院的反

“以药养医”不破 药价放开难言乐观

医院特许经营如何两全其美

发改委彻底不想管了 药价管制揭开第一张皮

放开药价只是第一步

药物研发策略正在剧变,全球都在变!

医疗健康业海外并购环比增十倍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