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原料涨价猛 药企快速延伸产业链避险

药材价格猛涨拉低毛利率,而中成药价格却一再“被”降价。最近的两次降价分别是328日发改委正式实施了第27轮药品降价令、415日山东省下通知调整药价。其中,山东省的调价以中成药为主,化学药品只占了22%。虽然近日有消息称102种医保目录中成药有望提价,但此消息未获得发改委正面回应。

在夹缝中生存的药企不约而同地踏上前景广阔的“大健康”道路。华泰联合证券就很看好中成药行业的投资价值,认为中成药企业在药妆、保健品等大健康领域大有作为。研究报告显示,社会发展、收入增加、观念改变带来医药消费市场的升级与分化,药品消费市场由过去单纯治疗向高端的预防、保健、康复等方向分化发展。在政策对药品价格持续管控的背景下,通过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延伸医药产业链是医药企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瞄准中药消费品

与化学药相比,中成药的群众基础更好,一旦调价也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囊括了临床常用的大部分中成药,共计102种。依据《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最高零售价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省级政府通过集中采购定出地方中标价。

中药材在持续多年低价徘徊后终于因2010年的天灾引发井喷涨势。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在20105月至20115月期间,药市整体依旧呈现上升势头。而药企在《基本药物制度》的枷锁下,无法决定基本药物价格,而药妆、保健品的价格就相对灵活多了。

以中药为主营项目的药企,把触角从核心产品延伸至主打调理功能的牙膏、洗发水等中药消费品上,云南白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10年云南白药营收跨上百亿元的新阶梯,公司提出的企业战略为“新白药、大健康”,着力耕耘药品与健康产品两大领域。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锦近日向媒体透露,在去年100个亿的销售额中,云南白药牙膏已达到12个亿。

事实上,云南白药多年前就开始打造白药衍生产品。除明星产品白药牙膏,还有养元清中药去屑洗护发产品和千草堂止痒理肤洗护等。

开发中药养生领域

广药集团的“护身法宝”则是王老吉凉茶,尽管广药与加多宝因王老吉品牌归属权吵得不可开交,但不可否认,王老吉凉茶已经成为了我国凉茶第一品牌。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加多宝红罐装王老吉凉茶年销售收入超过 150 亿,广州药业旗下王老吉药业生产的绿盒装王老吉凉茶年销售收入已超过 10 亿。

在广药集团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大健康产业被定位为“六大发展板块”之一。目前,广药集团的大健康产业已初具规模,在全国范围内的20GAP药材基地可很好地保障广药集团在中药养生领域大展拳脚。不仅有王老吉凉茶和白云山凉茶,广药集团目前处于开发阶段的大多为中药衍生健康消费产品,包括白云山的神龙养生酒、陈李济和敬修堂的药用化妆品、王老吉的润喉糖、潘高寿的龟苓膏等。

兴业证券认为,“广州药业”以集团整合王老吉品牌资源为依托,通过旗下王老吉药业为平台发展该产业的成绩值得期待。而广州药业前总经理施少斌曾表示,公司大健康产业要争取在“十二五”末实现500亿元销售目标。

“大健康”是长久之策

说到“大健康”概念,不能不提到中药巨头修正药业,公司在大健康方面可谓不遗余力。目前,修正药业人参种植量已占长白山整个人参种植量的40%~45%,人参产业项目旗下的修正牌人参系列的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已相继问市。

而唯一一家从中药涨价中受益匪浅的上市公司是康美药业,早在2008年公司便在云南文山市场购入上千吨三七,2009年末开始的西南大旱使三七减产,价格随之飙升。康美药业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33.08亿元,同比增长39.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5亿元,同比增长42.67%

如果说药价上涨可能是昙花一现,那大健康产业则是公司稳定盈利的保障。康美药业预计投入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药材产需脱节价格无常 中医或遇无药窘境

  远程医疗陷盈利模式遭遇困局

  RNA干扰技术投入数十亿美元打水漂

  亚太生物仿制药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本土制药企业逐渐关注国内原创药研发

  药品不良反应客观存在 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

  原料药结构调整:一把尺子量到底

  以我为主 推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

  医药流通加快步伐 呼唤供应链核心企业

  98%的医药关税降为零 促东盟出口贸易激增

上海基药外企中标多 质量和价格拷问产业

骨科植入业整合加速本土竞争力蓄势待发

医药营销:祭出“组合拳”的美好时光

上海医改小步慢跑 推行总额预付制

儿童用药市场品种选择渠道窄 品牌集中外资掌

国产仿制药出国要拼什么?

基药统一定价需考虑合理利润 科学评定质量标

上海模式外企涌入 基药招标再引激辩

分子诊断产品市场 未来扩容前景可期

“国八条”给医药物流业减负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