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院后”移动医疗市场的四大盈利想象

在大部分移动医疗创业者仍然冥思苦想盈利点之时,北京会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会好科技”)的商业模式已悄然成型。

借助20余年对医疗圈的深厚理解和人脉积累,会好科技董事长郝亚泓将其移动医疗定位院后康复管理。20145月,会好科技正式上线了这款移动医疗产品,病人在出院后不得不与医生说“拜拜不联系”的现状将得以改变。

会好出院康复应用基于安卓和苹果ios终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和医生之间搭建起一个便捷的沟通平台。不论身在何方,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会好科技的APP并缴纳相应费用后,病人就可以在线向住院期间的科室医生寻求专业建议。

患者可通过会好出院康复APP将出院后的身体数据、病情描述、患处图片、康复疑问等内容直接上传给科室医生,医生再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远程答复、指导。在郝亚泓看来,智能化的远程康复问诊平台,让患者不再受地域、时空限制,可随时随地无阻碍地与科室医生进行院后康复沟通。

更为重要的是,这套名为“会好出院康复管理”的移动医疗应用在当下即可看到四个盈利点:医疗服务分成、专业广告植入、健康商城及大数据应用,并有助于弥补医院售后服务的空白领域。郝亚泓表示:“近期,会好科技将陆续与20家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迅速铺开。”

会好科技为什么会选择切入“院后康复”环节,其盈利模式又何以撬动医生资源,支撑这一商业模式的大量客户如何迅速积累,郝亚泓的会好出院康复系统成为中国移动医疗的又一探路者。

为什么切入“院后”移动医疗市场?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移动医疗替代传统医院的部分职能成为现实,但智能手机可以介入医院的哪一环节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由此衍生的商业模式亦大相径庭。

笼统划分,医疗服务分为院前、院中、院后三大领域,会好出院康复管理选择了切入院后环节。在郝亚泓看来,做出这一选择的因素包括对医疗流程的清晰理解、自身优势的判断和市场格局的把握。

历经两年多的发展,截至目前,作为舶来品的移动医疗APP和网站在中国已达2000多款,在此过程中少数公司逐渐确立了行业地位。

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已初步搭建了院前问诊平台,患者(用户)在就诊之前可以通过这类平台与医生在线交流,即所谓“轻问诊”。

轻问诊最大的问题是医生在没有见到患者并直接获取足够医讯的情况下,难以给予患者期待的诊疗建议,医生对这种模式持保守态度,配合度不高。

会好科技决定不走院前道路,而放弃院中环节的原因是专业软件公司的壁垒和医院间的数据暂时无法互通。

 “院中系统的改造已有很多软件公司在做,这些软件公司往往是之前做医院HIS系统(医院内信息系统)的公司。”郝亚泓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移动护士站是一个院中系统改造的案例,此前,护士往往拿着小本子查房,走到哪里记到哪里,目前,护士手中的小本子换成了iPad,并与医院自身的HIS系统互通,那些设计医院HIS系统的软件公司具有天然优势,形成了院中系统的进入壁垒。

院中系统缺乏吸引力的另一原因是各医院间的数据尚无法互通,因此,健安华夏创始人杨枫将院中比喻为项目公司,“非常费时费力,在各医院数据无法共享的阶段,发展空间有限。”

会好科技最终选择了院后环节,郝亚泓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弥补了医院普遍缺乏的售后服务环节。”

郝亚泓判断,当前中国的医疗资源十分有限,并且大量医疗资源集中于院中就诊环节,医院建立售后服务有心无力,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处于残缺状态。

事实上,在移动医疗介入院后环节之前,北京的多数医院已经建立了类似“随访系统”的售后服务模式,然而,随访系统大多使用电话限于询问病患是否给红包或对医生简单评价的层面,与其他行业的售后服务水平相距甚远。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14年医药贸易出口贸易简析

  制药公司新风潮:逃往欧洲

  上半年全球并购总额1.7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75

  商务部:大中药品流通企业将加快重组

  2014医药产业脚步放慢 低效扎堆矛盾重重

  医药并购的估值技术

  上半年医药并购总额300亿 17家药企停牌至今

  百舸争流 逆势领航

  政策暖风难改医药业增速下滑之势

  万亿并购搅动A股市场 医药成高发地

抱团前进,莆田健康产业总会成立

2014年FDA批准新药的销售额预测

中国医药工业:400亿成新标杆 11家企业超百

上市药企跨界投资饮料成风

“重磅炸弹”药物的5个主要特征

医药生物公司八成预喜 部分呈现出高成长性

民营医院自主定价 能否激活“一江春水”

医药行业2014年中期投资策略:关注招标动向

政策红利推动医疗器械板块强劲走势

最严限抗令实施两年 患者用药概念亟待转变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