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4省成第2批医改试点 “两票制”必须实行!

据陕西省卫计委网站消息,323日,国务院医改办已初步确定将陕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四川省列为全国第二批综合医改试点省。医改办要求在今后的改革中要做到“8个必须”,包括在流通领域必须实行“两票制”,进一步压缩药价“水分”。

陕西卫计委官网上发布的信息

据了解,以省级为单位的综合医改试点始于2014年底,是国家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全覆盖、城市级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基础上推出的新举措。

第一批启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的也是4家,分别为江苏、安徽、福建、青海。入选的背后,是4省医改工作均有可圈可点的探索。

比如安徽,二次议价备受争议,但其实在全国率先实现基层医改全覆盖,其“处方负面清单管理”也被卫计委公开表扬很有成效。

江苏“打包”签约服务、大小医院“牵手”组建医联体、实施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等,前有建立医疗集团的镇江医改模式,后有分级诊疗的镇江样本,受到卫计委肯定。

青海,虽为欠发达地区,但“先住院后结算”等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建立稳定的财政补偿机制、在全省全面推行分级诊疗等举措也曾受到国务院医改督察组肯定。

福建三明市更是医改明星城市,其三医联动、医生年薪制、两票制、建立医院周转金制度等改革内容备受追捧。

总体上,各省的改革各有侧重,但都是系统性改革,也颇具代表性。在国家卫计委着力以点带面推进医改的背景下,也意味着,相关省份的综合试点经验将逐步扩展到全国范围实施。

医改办总结第一批经验:今后要做到“8个必须”

323日的专题研究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点名“三明医改经验”,要求总结推广。

刘延东在听取医改办和有关试点省份汇报后强调,下一步,要在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总结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科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全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实现重点突破。

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则在汇报时指出,从第一批综合医改试点省的经验来看,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要做到“8个必须”。

1、综合医改必须由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由一个领导分管“三医”工作;

2、基本医保经办必须实现“三保”合一;

3、流通领域改革必须实行“两票制”,进一步压缩药价虚高的“水分”;

4、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坚持“腾笼换鸟”,建立科学运行新机制;

5、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必须要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实行编制备案制;

6、提升卫生系统整体效率必须加快推进分级诊疗;

7、发挥医保激励约束作用必须加大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力度;

8、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必须落实政府责任。

第二批试点省份都有啥特点?

第二批试点省份初步确定为上海、陕西、浙江、四川。这4家各有特色,但都很会降价。

上海最早“带量采购” 降价又重质量。

安徽的“带量采购”,药品、耗材、设备同步实施,全省大规模推广,引发热议。但是“带量采购”最早源自上海。

与安徽、湖北等事实上的“二次议价”不同的是,上海谨慎的多。

上海正式带量采购仅从3个基药品种开始,而且入围门槛颇高。

原研药和进口药直接入围。国产药则设了投标资质门槛,如需“通过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或“拥有美欧日质量体系认证”等等。

在规模上也有要求,如投标药品全年产销量达到招标数量的2倍以上。

如此高大上,不是一般国内企业能玩得。但优质国产仿制药则可以与进口药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价低者中标。

当然,上海在抬高门槛的同时,也有采购量的承诺,是真的有量,“量价挂钩”。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总局印发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工作程序(暂

  我国主导的《中药编码规则》通过ISO批准

  部队112家医院改革在即,有你片区的吗?

  医药行业发展五大蓝皮书发布 首次出炉慈善蓝

  药品管理应厘清三个命题

  探访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医药深入基层

  中国已有超12个省份下调社保费率 养老医疗不

  食药监总局:医疗器械受试者避免选取未成年

  中国首次公布实验动物的国家标准

  医保目录时隔7年扩容在即 业内吁加快扩充创

PNAS:“杀不死”的癌症干细胞 低氧环境下竟

国务院要求药监局:今年重点干这7件事!

军队医院改革启幕,下月起停发奖金等正常福

今年中央本级预算124亿给医疗,将花在哪儿?

《政府工作报告》 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药品临床试验数据最残酷核查开始,有几家能

7省出手!严控大型医用设备,有你的片区吗?

官方公告!这217家企业将迎来药品GMP跟踪检

新技术,让T细胞免疫疗法更好

药价“国家谈判”启动 外资药企或以降价换市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