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药市细评 国药观察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药类商品进出口海外售额增势明显

 

2011年上半年,在美日等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持续影响下,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增大,但世界经济整体上仍延续2010年的复苏态势,我国医药外贸也加快了增长步伐。在此带动下,上半年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1.43%,达到14.3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2.95%;进口额3.26亿美元,同比增长36.5%。中药类商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预计下半年我国中药出口仍将保持增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
出口:数额普遍增加
亮点:欧美快速成长
上半年,中药各商品进出口普遍增长,其中1月份和3月份出口额均超过1亿美元。在出口品种中,植物提取物仍为出口主力,而保健品出口额增长幅度最大。其中,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5.25亿美元,同比增长47.68%,占中药商品出口总额的47.27%,依然是中药商品出口的主力;提取物进口额为8614.84万美元,同比增加27.53%,占中药商品进口总额的26.39%。上半年,中药材饮片出口额为3.74亿美元,同比增长31.33%,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33.7%。中成药出口额为1.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36%;进口额为1.01亿美元,同比下降8.98%。保健品出口额为9834.88万美元,同比增长119.4%;进口额6953.64万美元,同比增长122.15%
在出口市场方面,我国中药出口以传统市场为主,而欧美天然药物市场则日趋繁荣。其中日本、中国香港和美国依然是传统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上半年出口增幅均超过30%。这三个市场的出口额占中药出口总额的43.51%
欧美市场快速成长,成为中药出口的一大亮点。近年来,欧美天然药物市场日趋繁荣,消费量逐年扩大,上半年我国对欧美市场中药出口同比大幅增长。虽然中成药出口受限于欧盟指令,但由于保健品和提取物出口增长较快,对欧洲出口同比增长率仍然达到了77.08%,而对北美出口同比增长达55.33%。同期,我国中药对亚洲市场出口增幅仅为28%,低于中药出口的平均增幅。
上半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企业共计2212家,比2010年同期增加147家,民营企业仍为出口主力军,出口金额占比高达50.43%;“三资”企业出口金额占比29.11%;国有企业出口金额占比仅为20.39%。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私营企业中药出口增幅同比为69%,远高于国有和“三资”企业。
药材:价格涨势放缓
植提:前景继续向好
从出口品种来看,上半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在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方面各具特色。前者出口价格涨势放缓,后者出口进入转型期,市场前景继续向好。
虽然上半年我国中药材出口价格同比上涨38%,但环比仅上涨0.74%,国家对物价调控的影响日益显现,中药材出口价格整体涨势趋于平缓,菊花、白术和党参等大宗药材出口价格环比有所下降。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主要市场为亚洲,且集中在中国香港、日本、越南、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
上半年,对中国香港、德国和意大利等地的出口增幅较快,对西班牙、英国和印度的出口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上半年,我国提取物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连续多年占据中药出口商品的首位,其中其他植物液汁及浸膏出口超过2.5亿美元。
我国提取物出口市场主要为美国和日本,上半年对美国市场出口额增幅达到67%;因受日本地震影响,上半年对日本出口增幅为22.24%,低于平均增幅。欧洲市场对天然色素的需求以年均35%的增幅迅速增长,我国上半年对欧洲提取物出口同比增长85.55%,其中对德国的出口增幅达到133.5%。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的需求也在稳步递增。我国提取物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上半年提取物出口企业为1060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781家,其出口额占我国提取物出口总额的54.24%,并实现同比高增长。
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旺盛,植提产品已成为保健品、食品、饮料以及天然健康产品领域的新宠,该类产品用
途广、用量大,为我国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我国植提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正进入重要的转型期,能否实现由中小企业为主导向大企业为主导的平稳过渡,是决定行业未来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不理发改委令 三七价格持续走高

继党参之后 发改委拟出三七限价令

我国一系列中药产业政策将密集出台

维生素类新品搅局?

基药将成为OTC市场重点

看重临床再评价 中药品种二次开发或将大有可

他汀类原料药出口强劲 新丁前景光明

争夺仿制药:新合资时代中国医药业的本土机

中药进出口:提取物做主 民企担纲

中药材价格虚火难掩国际化窘境

中药外贸强劲增势背后存隐忧

中药材期货陷入三大瓶颈 艰难交易中探寻发展

中医药如何在医改中找准位置

维C行业呼唤提高准入门槛

我国中药商品上半年出口11.11亿美元

处方药转OTC加速 双跨品种争议依旧

生物产业核心是生物制药 重疾药物和疫苗受宠

未来3年:中国中药材经销商“死”三成

生物制剂渐成药企战略重点

中药材涨价进入第四轮 下半年走势仍将处于高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药市细评 国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