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伟哥销售疲软:辉瑞遭遇礼来挑战

进入中国市场十五个年头后,曾经作为“伟哥”类药品代名词、以“蓝色小药丸”著称的辉瑞公司万艾可产品,似乎已提前遭遇了“中年危机”。老对手礼来公司凭借希爱力产品正发起战书,一场蓝色小药丸与黄色小药丸的“不能说”的战争正徐徐上演。礼来中国专科与零售产品市场总监(分管希爱力)曹少华表示,希爱力的最终目标便是在中国全面超越万艾可,而这个目标或许五年内就能完成。“在全国医院渠道二者份额已十分接近,而在零售渠道中,如深圳、成都、南京等市场最大的几个城市,希爱力已超越万艾可了。”

由于隶属于处方药的范畴,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即“伟哥”类药品)在中国一律不得直接对患者进行广告宣传,只可对医生进行产品教育。正因为需要对消费者“封口”营销,渠道市场的暗战也让两家公司各出奇招。

后来者的逆袭

如今礼来与辉瑞在中国“伟哥”类产品市场的分庭抗礼,实际上是其全球市场竞争的一大延续。而随着希爱力全球范围内销售连续11个月超越万艾可,中国这一核心市场的争夺则变得更加刺刀见红。

作为治疗改善ED(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主要西药,目前全球市场基本由辉瑞旗下万艾可(通用名:西地那非)、礼来旗下希爱力(通用名:他达拉非)以及拜耳旗下艾力达(通用名:伐地那非)三分天下。自1998年率先进入中国以来,万艾可独占ED西药市场长达六年,积累了充分的市场优势。直到2004年和2005年,拜耳和礼来才先后将相关竞品引入中国,三方混战正式打响。

 

 

 

目前,在容量为80亿元的中国ED药品市场中,万艾可、希爱力、艾力达三个产品加在一起的销售额仅为7亿多元,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引发三大药企总部授意中国大区发力ED市场。

曹少华表示,辉瑞万艾可目前仍是国内细分市场西药类份额最大的领导者,占到超过国内市场60%的份额,而希爱力和艾力达则分别占到百分之二十多和百分之十几。但礼来方面对于希爱力的未来仍然很有信心,区别化的产品定位已经在海外市场得到成功,相信这个成功的模式可以复制。

礼来方面着力强打的“一招鲜”模式便是反复突出产品的长效性。相较于万艾可4小时的半衰期,黄色小药丸希爱力的药效则在36小时,大大超出了竞品。正因为此,在零售定价策略上礼来方面也敢以希爱力138/粒的价格力压万艾可128/粒,刻意造成较高端的产品定位,同时保证约30%的产品毛利水平。

不仅如此,礼来公司在对希爱力后续产品线补充的布局方面,也已领先于对手辉瑞一步。业内人士卢琼表示:“目前礼来在华推出的希爱力产品主要是按需服用的20mg剂型,与万艾可市场重合度很高。而在未来,礼来很可能会在中国引进其海外已上市的小剂型(5mg)希爱力,以适用于每日服用。这一剂型在海外得到反馈非常好,而辉瑞由于产品半衰期比较短,几乎不可能在这一小剂型领域推出产品分食。”

卢琼还透露,礼来还开发了一些独特的产品线,希望把希爱力产品独有的长效特性发挥到极致。“在每日服用的小剂量产品中,或将引进肺动脉高压、前列腺增生等适应症的ED药品。这些产品都已有海外上市和营销的经验,一旦进入中国后,辉瑞将很难接招。”

 

营销“暗战”过招

对于冲势如此之凶猛的希爱力产品,辉瑞中国商务及多元化业务事业部总经理肖卫红曾对外表示:“辉瑞从来就不怕竞争,领先就要被追赶。欢迎竞争对手在公平合规的竞争环境下和我们进行良性的竞争,一起把ED市场做起来。”

目前,在渠道的打造与品牌元素的宣导上,礼来和辉瑞正在进行一出风格鲜明的营销大戏。

在医院、零售两大主要渠道中,礼来一方在前期更多发挥医院渠道优势,相对避开辉瑞强大的零售渠道。

“在医院渠道,国内前九大城市希爱力已经超越万艾可,2013年的目标就是至少在十个城市超越万艾可。而一般来说,前十大城市能占到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从改革管理制度入手鼓励药用辅料研发

  原料药风光不再 浙江药企纷纷谋转型

  需求回暖 VE双雄齐提价

  药用辅料产业发展方向渐明晰

  云南三七价格一年暴涨七成 种植面积盲目扩张

  新一代植入性医疗器械 全球医疗研发新热点

  FDA加快审批 提振孤儿药市场信心

  以新型药用辅料研发推动新剂型发展

  大型制药公司的生物仿制药开发道路受阻

  我国扑热息痛产业存诸多问题 亟待转型升级

新基药目录抗癌药扩容 靶向药物终将主导市场

中药注射剂风险难控 部分医院使用收紧

高效原料药全球规模2018将达175亿美元

2012年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情况分析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检查13个中药注射剂提高

社会办医存在三大瓶颈 导致“长不大”

中药材认证管理成监管空白 GAP认证回潮

谁为罕见病制造“孤儿药”

中成药降价步伐逼近 药材见涨药企腹背受敌

谁为罕见病制造“孤儿药”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