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强制医疗困扰司法的难题亟待破解

2013年以来,山东省沂南县检察院共办理故意杀人案2323人,其中8名犯罪嫌疑人患有精神病或间歇性精神障碍。此类人群已成为当地农村重特大刑事案件频发的主体,侵害对象多为行为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乡邻,由此产生一系列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亟须予以关注。

精神病人犯罪具有突发性导致监管难

在上述8起精神病患者故意杀人案中,有3人已被作出精神病司法鉴定并进行强制医疗,5人已进入司法鉴定程序,准备进行强制医疗。

这些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涉案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具有突发性和即发性特点。二是从性别和年龄看,8名涉案精神病人中,男性7人,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1岁,均无器质性躯体疾病,具有很强的攻击能力;女性1人,35岁。三是涉案精神病人均居住在农村,4人由其父母看管,2人由其兄弟姐妹看管,1人由其儿女看管,1人由其配偶看管。上述8名涉案精神病人案发前数日内精神状态表现异常,具有明显的精神变异倾向,但未引起其亲属足够重视。绝大多数涉案精神病人无事先预谋的迹象,而是随意利用身边的菜刀、砖头或木棍等工具作案,其作案手段虽然简单,但具有行为失控、不达目的不收手的顽固性特征。案发后,大多数精神病人不逃跑、不回避并供述作案细节,甚至暴露出异常兴奋、恣意忘形等神态;涉案精神病人均无正常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讯问期间出现精神恍惚、思维紊乱、语言不符合逻辑等现象。四是从被侵害者看,绝大多数系涉案精神病人的父母、同胞兄弟姐妹或子女等近亲属,极少数为周围熟人。

精神病人犯罪频发暴露出目前对精神病人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异常情况难以预测,公安机关监管难度加大。涉案精神病人社会危险性很大,人身攻击性极强,羁押期间易引发新的不安全问题。如有的精神病人沉默寡言,独处时易恐惧,易寻机自杀、自残;有的精神病人性格狂躁,不服管教,易伤害他人。

二是强制医疗费用偏高,操作程序亟待规范。据调查,沂南县未将强制医疗纳入财政预算。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均未对涉案精神病人在强制医疗期间费用的承担作出规定,刑法只规定了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而对于其适用于哪些精神病人、具体的提起、决定程序和执行机构以及对执行过程中治疗效果的评估等问题没有作出规定。涉案精神病人家庭难以承担强制医疗费用;由政府集中收治,也常因财政预算、经费不足等问题而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精神病医疗机构遇到无法支付医药费的情形,往往会拒收或终止治疗。由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各地医疗报销政策不一、异地强制医疗现象突出,导致经费无法报销、涉案精神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相关规定过于原则造成操作难

目前,法律法规关于强制医疗程序的规定比较原则,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三部门在具体实施该程序过程中存在一些操作难题。

公安机关对启动涉案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遇到的难题主要有:对作出精神疾病鉴定前的精神病人涉嫌严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何处置,对此类案件当事人是否纳入行政强制措施范围;对强制医疗的执行,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仅规定公安机关在收到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书和执行通知书后负责送交强制医疗,但强制医疗机构是专门性质的安康医院还是普通的精神病医院,以及由谁来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等问题,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均无明确具体规定。

检察机关遇到的难题有:

一是对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如何监督存在困扰。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对强制医疗程序进行检察监督,但检察人员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特别是精神卫生方面的基础知识薄弱。如公诉部门在审查强制医疗决定是否合法时,审查的重点为涉案精神病人是否真正患有精神病、是否达到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而审查需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相关专业知识欠缺给审查起诉工作带来难题。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赛诺菲与MMV扩大新药合作,有望单次用药治愈

艾尔健$2.5亿重金买进默沙东CGRP偏头痛新药

喜讯!强生新型艾滋病疫苗进入人体试验

Dyax公司遗传性血管水肿新药DX-2930收获FDA

贝伐珠单抗获中国食药监局批准用于联合化疗

关节炎药物或可用于治疗血液癌症

伯舒替尼适合治疗CML老年患者

阿里健康拟推医药电商APP自救

基础医疗或颠覆未来体检模式

多种进口疫苗供应紧张 专家:均可选择国产疫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