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月,“浙医二院副院长游向东走出体制,任浙商创投执行总裁”的消息,在医疗和投资圈掀起不小波澜。
纵观这几年,张强建立医生集团、沈法荣出任绿城医院院长、何超加盟泰康人寿……一个个医学界的“大咖”们纷纷走出体制。同时,他们的背后还有一双双观望的眼睛和一颗颗悸动的心。
为什么出走?我们试着挖掘现象背后原因。
浙医二院副院长游向东的“跨界”
1月18日下午,浙商创投发布公告,原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副主任、心脏超声科主任游向东先生正式入职浙商创投,担任执行总裁。
游向东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著名心血管超声医学专家,原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副主任、心脏超声科主任。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医院管理近30年,在医疗业务、设备耗材、感染控制、流程再造、外联拓展、远程医疗、基建后勤、信息化管理、三产公司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经验。
据悉,游向东此次加盟的浙商创投,全名为浙商创投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经管理了20余个VC/PE基金、天使基金、新三板基金、定增基金、并购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达300亿元人民币。
消息一出,社会轰动:“我的老师,超声科的大牛,怎么说走就走了?”“没弄懂,专家怎么去经商?”“浙商创投是要布局大健康产业?还是游院长金融投资方面有过很好的业绩和表现?”“在这个行业能干好的人,工作认真负责,考虑问题全面、严谨,有担当,我看好他!”……
记者也很困惑,很多公立医院走出来的人,都继续从事与医疗相关的工作,为什么游院长这次玩起了“跨界”?
打开浙医二院官方网站的领导班子一栏,已经找不到游向东的简历。我们试图联系采访,但他没有接电话。又发短信给他,他回复“抱歉!目前我不方便接受采访,谢谢”。
一位网友的留言,或许是个缘由:“这是一个双创时代,拥抱他吧,时代的需要。什么技术人白手起家干投资,现在的投资绝对不是拍脑门,需要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对行业动态的把握,而且健康产业是现在投资产业的主要热点。”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9月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全面启动《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预计今年出台。在浙江,《浙江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万亿元级朝阳产业。
试问,像狼一样聪明且嗅觉敏锐的投资人能放弃这样的机会?而想要抓住这个机会,必须要有一个懂健康、懂管理、懂投资的“头狼”。
多种因素导致出走“顺风顺水”
一时,貌似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重新定位自己和公立医院的关系。为什么出走?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无非有内因和外因。
薪酬待遇、个人发展等这些都是跳槽的原动力。
张强认为,早几年离开医生岗位“下海”的医生也不少,只不过这几年大家对这个话题关注的多,就显得特别多。为什么出走?无非有这么几个理由,“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经济因素考虑”“体制限制了自身发展”“不习惯条条框框”等。
沈法荣说,“繁琐杂事和会议的打扰,让他苦恼至极,萌生去意。”他极其厌烦开会,担任浙江医院心内科主任时,被要求参加各种行政会议,不能迟到,不得请假。这就意味着要抛下手术、撇下病人,这是自己不能接受的。
宋冬雷,业内著名的神经外科技术牛人。2012年春天,他离开华山医院,加入中外合资德济医院,身份转变为德济医院院长、脑血管病中心主任。
为什么会离开呢?宋冬雷说原因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对我们中国的一些医疗现状的思考或者是不满造成的。比如说国外的医疗就跟我们国内很不一样,他们医院的环境、医生的待遇、医患之间的关系都跟我们国内有很大的区别。像我们这些经常有机会出国访问的医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然离开肯定还有其他的原因,无非是事业、感情、待遇这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