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几家英国、瑞士以及爱尔兰公司的股价大幅下挫,这一切全部源于奥巴马宣称将采取措施遏制美国企业以降低美国赋税为目的的跨洋并购浪潮。受此影响,投资者开始担心,推动今年医疗行业跨境交易飙升的力量可能会因美国的政治干预戛然而止。
对于这个消息,在制药界,辉瑞应该是最该被关注的。辉瑞曾多次向AZ求婚,但最终却落得“单相思”。5月份,AZ拒绝了辉瑞的并购,根据英国法律的规定,除非AZ在3个月内邀请辉瑞回到谈判桌前,收购才有可能继续,否则辉瑞将在未来的半年内不得在提出此事。辉瑞刚“艰难”地熬过三个月,再提并购之事本身闪烁着曙光,却被奥巴马“一声令下”给泼了冷水。辉瑞并购AZ失败后,有多方消息称,辉瑞会寻找时机再提并购,而这次奥巴马宣布将采取遏制措施,无疑是给辉瑞这位“专情”的人当头棒喝。
8月,沃尔格林曾宣布,将购入总部位于瑞士的联合博姿的全部股权,但并不会将税收注册地迁往瑞士,此举本可以令该公司减少数十亿美元的税赋。这是由于奥巴马放出狠话,沃尔格林将放弃其税收注册地迁往瑞士的机会,这一迹象再次表明,所谓的“税收倒置”时代可能正在走向尾声。
最先抨击税收倒置交易的美国国会议员,对沃尔格林选择把总部留在美国的决定纷纷点赞。但国会工作人员表示,沃尔格林的回心转意并不标志着对税收倒置行为的总体打击取得了胜利,他们誓言将继续致力于通过立法来遏制这种行为。
而之前,辉瑞和AZ纷纷上演中小型并购和扩张动作又说明了什么?
辉瑞买不成AZ投Cellectis,撒钱进军肿瘤免疫疗法。6月18日,辉瑞与Cellectis宣布称,双方将达成全球性战略合作,开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用于肿瘤学领域的特定靶标。
7月份,AZ称将以5亿美元在剑桥建设全球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将于明年年初动工,最早在2016投入使用。外界对此解读为:这代表阿斯利康为拒绝辉瑞的收购计划仍在继续筑防御工事。7月16日,辉瑞宣布以最多不超过3.6亿美元收购美国无菌注射产品商Inno Pharma。
7月30日,AZ宣布以2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lmirall公司呼吸系统产品线。巧合的是,同一天,辉瑞与百特国际签署一项最终协议,百特将疫苗业务及相关生产设施以6.3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辉瑞。
双方纷纷筑起城墙,是AZ为了防止辉瑞收购?还是辉瑞增加实力,与AZ再续前缘。而未能成功收购AZ的辉瑞之前表示将继续收购,不论大小,特别是为避税而开展的海外并购。
不过,奥巴马对“企业逃兵”进行了批评,他称,这些企业将总部迁往海外,“放弃了自己的美国公民身份”。相信辉瑞也会明白,奥巴马此举针对着谁,当然,辉瑞也只是“放弃美国公民身份”大军中的一员而已。
如果奥巴马真心遏制,那辉瑞真心将不能与AZ再续前缘了,此次跨洋并购也宣告失败?或者,辉瑞只能先揣着Inno和百特的疫苗业务过冬,待到“春天”来临时,再做打算?
当然,也有人会说,最近贝伦堡银行分析师爆出大料,辉瑞在对AZ收购失败之后,作为一项“B计划”,该公司可能以1640亿的价格转向去收购GSK。
不过,不要忘了,GSK还是在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