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海普瑞唯一FDA光环一年即破 高盛疯狂减持

上市之初是两市第一高价股,并拥有“国内唯一FDA认证”、“首富概念”的海普瑞一度风光无限。但仅仅不到三年,这个神话就被无情戳破,投资者的失望之心碎落满地。

  截至419日,海普瑞的收盘价18.02元,相对148元的发行价已经下跌了74.49%.  

  “唯一FDA认证”造就股价“神话”  

  海普瑞于201056日以148元的发行价格登陆中小板。而其在发行之时就相当疯狂,网上认购倍数为80倍,网下认购倍数为91.05倍。  

  上市后没多久,海普瑞就创出188元的高价,成为当时的“两市第一高价股”。与此同时,海普瑞的实际控股人李锂、李坦夫妇合计持有公司28803.7万股,身家达到504.55亿元,成为当时的内地新首富。  

  海普瑞的光环在上市之初其实得到了一定的延续,2010年,海普瑞获得了营业收入增长73.26%、净利润同比增长49.5%的好业绩。  

  然而,情况很快发生变化。2011年一季度,海普瑞的业绩令投资者大跌眼镜,公司当季净利润仅为1.52亿元,同比下降39.11%.2010年年报的增长五成到2011年一季报的下降四成,业绩的巨变超出了大部分投资者的心理预期。  

  此后,公司的股价便接连败退。2011年上半年、三季度、全年,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9.51%-46.29%-48.57%.  

  与高成长一起破灭的是公司“唯一FDA”认证的概念。据了解,旗下的肝素钠产品为“国内唯一一家取得美国FDA认证”为海普瑞上市之初的光环所在,但这一神话很快就遭到了破灭。

  20117月,千红药业(002550.SZ)宣布,公司肝素事业部于近期接到客户山德士公司的通知,美国FDA201168日批准了山德士肝素钠注射液在美国上市,公司向美国FDA  递交的注射级肝素钠原料药的所有资料得到了FDA  的认可。  

  之后,在肝素钠产品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海普瑞选择了开发新的产品。海普瑞出公告称将与美国海归、多肽类药物专家刘利平博士合作设立公司开发多肽药物。但这显然已经不能恢复之前的业绩高成长。  

  412日,海普瑞公布2012年年度财务报告,2012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33亿元,同比上升1%,环比上升10%,实现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上升2%,环比下降37%.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完成净利润6.24亿元,微增0.37%EPS0.78元。  

  显然,这一“微薄”的利润已经远远没有当年高成长的风光。与此同时,公司的股价也一泻千里。截至419日,股价相对发行价下跌了74.49%,在两市的“价值毁灭者”中排名第二。  

  高盛且行且退  

  海普瑞的背后,一直有着高盛的身影。

  201156日起,高盛集团旗下公司GS  Pharma持有的海普瑞9000万股限售股解禁。据了解,高盛当初以491.7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700万元)买入海普瑞,随后账面价值一度在30亿元以上,成为实至名归的“大赢家”。

  而自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高盛便接连减持海普瑞。2012年一季报中,高盛占海普瑞总股本的比例为11.25%.而到了2012年中报,这一比例下降为9.42%,到了三季报这一比例为8.82%,到了去年四季度,这一比例则下降为7.37%.由此可见,在海普瑞业绩下降的过程中,高盛也是且行且退。

  事实上,昔日海普瑞能创下“最贵新股”、“市梦率”等神话,其保荐机构中投证券可谓“功不可没”。

  但随着“神话”破灭,公司“国内唯一FDA认证”受到多方质疑,海普瑞已经成为中投证券讳莫如深的话题。

  在海普瑞股价从神坛巅峰一路下跌中,其保荐人时任中投证券投行部董事王韬、中投证券投行上海部执行总经理冒友华因对海普瑞取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药业价格以降为主 中药保护品种特价独行

  从SARS到H7N9 中医药再迎发展机遇

  经济新走势与产业新趋势:健康产业潜力大

  健康产业如何破解发展瓶颈

  医药股估值太高 基金持续减持

  传统中医药"走出去"面临多重挑战

  毒胶囊事件1周年:2万涉案被惩 社会信任未恢

  医药集团整体上市想法虽多进展慢

  H7N9禽流感来袭 ——股市药市警惕暴涨暴跌

  让儿童用药有据可依——专家解读《中国国家

医药黄金10年:防御转进攻

没进基药目录的中药如何营销

我国义齿的市场概况

中药面临多重发展瓶颈 未建立质量标准体系

医药企业两极分化明显 “冰火两重天”

一二类创新中药对中药产业贡献度不到20%

中药品牌或遭黑手做空 涉槟榔公司股价齐跌

血液制品行业发展望-持续高景气

PE热捧医疗器械行业 并购成投资新主流

强生等10家医药巨头首季业绩疲软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