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多种野生中药材陷濒危困境 人工种植难解危局

越少越贵,越贵越采,越采越少。野生中药材正陷入濒危的恶性循环。

2011年12月7日,四川医药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心主任许雷表示,飞速发展的医药产业对野生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目前很多野生中药材非常稀缺,有些品种甚至濒临枯竭。

据多家药店发现,目前市场上的中药材多为人工种植或养殖。

四川调研:多种野生药材濒危

为了摸清四川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家底”,2011年9月,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尔国和他大约50人的团队,分成5个组轮流到四川省内的乐山、雅安等20多个中药材原产地进行摸底调查后发现,该省的冬虫夏草、川贝母、大黄、秦艽、重楼、红景天、金龟莲等几十个珍稀野生中药材品种萎缩严重,“比如重楼,上世纪90年代全省年产量可达300吨,但2010年不足100吨,全国也就300吨不到;七八年前,金龟莲全省年产量上千吨,2010年产量仅为过去的1/10”。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付永德表示,重楼、川贝母等野生中药材确实濒危。

蒋尔国透露,作为云南白药和抗病毒冲剂的主要原料,我国野生重楼5年前的产量在300~400吨,而目前产量仅100吨。由于价格高、产量低,掺杂假药的情况也出现了。

根据天地网资源调研,在四川省乐山地区和甘孜州地区,发现当地一种叫地蛛香的植物,每年产量达30吨以上,价格在22元上下,因为外形极像重楼,便有人采购回去加工后作为重楼销售。

价量恶性圈

“川贝母是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等蛇胆川贝系列产品的主要原料,是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目前产量逐步萎缩。2011年由于价格的刺激,产量有所增加,目前四川全省产量在200吨左右,最好的松贝价格在2400~2500元/公斤。”蒋尔国称,川贝母2010年上半年的价格在1500~1600元/公斤,最高曾到3200元/公斤。

蒋尔国称,葵花胃康灵和白及止咳冲剂的原料白及,国内需求量在800~1000吨,但国内目前只有200~300吨的供给量。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多是用我国云南、缅甸、越南所产外形相仿的水白及冒充。近几年白及的价格也是一直在涨,2008年左右,每公斤白及60元左右,目前的市价为180~200元/公斤。

据悉,东北长白山野山人参、蒙药香青兰濒危。与此同时,产自西南的野生中药材诸如川贝母、重楼、金龟莲、红景天、白及、乌灵参、羌活、秦艽等品种均出现产量减少、价格上涨等现象。

涸泽而渔

“很多野生中药材价格高了之后滥采滥挖,造成了野生中药濒危灭绝。”蒋尔国表示,“比如重楼和白及都是要等秋后采挖根茎入药,但是现在价格高了,采药的人四五月就来采挖,这时候药物的种子还没有成熟,不能繁衍,此时连根拔起,自然也就加剧了这些品种的濒危。”

由于有些中药材人工种植的技术很难攻克,只能依靠野生资源的供给。譬如白及是兰科植物,人工种植技术至今没有攻克,目前只能依靠块茎进行繁殖。块茎的资源很少,所以价格很高,经济效益不能体现,企业很难有积极性。同时,白及的生产周期在3~5年,这种长期风险也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蒋尔国称,重楼的人工种植虽然一直在推进,但总体上看没有从根本上攻克重楼的人工种植难题,主要原因在于重楼生产周期过长,一般为7~9年。目前的种植面积还小,不能供给市场。目前的种植方法是,把一个野生重楼块根分成几部分进行培养,让块根膨胀。但是这种方法也只能增加一部分产量,目前仍然主要依靠野生重楼供给市场。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由于盲目采挖,野生甘草资源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比50年代减少了60%,麝香减少了70%,天麻、黄芪、麻黄等近百种野生中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野生人参、霍山石斛等目前已很难找到。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

梳理我国有关中药资源的调查和普查,可以发现,最近的普查也是20多年前进行的。行业人士担心,很多数据已经不能反映中药资源的实际情况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市场经济发展,中药需求量不断增加,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面临巨大挑战。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希爱力全球市场份额提升或可打败伟哥

  FDA新政助推生物医药研发

  多腔袋产品:引领肠外营养治疗潮流

  生物制药维持高景气 关注四个行业三类产品

  外资加速渗透国内中枢神经药物市场

  维生素C供远大于求 悲催价格跌到地板价

  医疗器械如何撬动回报可观的欧洲市场

  中药材酝酿下一轮暴涨 业内呼吁依品质定价

  姚新生:中药产品需加强质控和安评

  维生素价格一路下行 原料药行业大整合风雨欲

骨髓移植治白血病或将步入“微”时代

FDA认为拜耳口服避孕药获益大于风险

立普妥专利到期 中国药企瞄上仿制药商机

我国将推血液制品“倍增”计划 力争十二五翻

世卫组织称全球疟疾防治取得成绩

我国麻疹发病率创历史新低

复方利血平片市场不再“一药难求”

HIV治疗的年度突破——《科学》杂志评价

中国艾滋病防治28年重大研究回眸

未来5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面临三大制约因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