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发改委主导起草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入最后论证阶段;国产医疗器械也将逐渐走上“优先采购”的航轨。未来投资机会,“生物+医疗”不可小觑。如此大的蛋糕,投资者如何据以瓜分?
政策
“生物+医疗”利好不断
在近期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有关生物产业的利好消息层出不穷,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将出台。
据媒体报道称,由国家发改委主导起草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入最后论证阶段,其基本框架已形成。据透露,未来我国生物产业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外包五大方面;全国生物产业产值到2015年达到4万亿元,到2020年达到8万亿至10万亿元。
另据透露,截至2010年底,包括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企业配套投入在内,中央实施转基因专项投资规模达260亿元,而“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加大力度。此外,据国家发改委专家透露,未来五年,在生物制造方面,生物基产品占石化产品的比重达到10%以上;在生物农业方面,培育动植物新品种200个。
除此之外,生物医药领域还有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近日召开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论坛”上,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刘殿奎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时,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
解析
提前布局各领域龙头企业
“生物+医疗”关乎国计民生,在国家政策倾斜的背景下,企业必将争先抢占各大高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未来的投资策略中,相关领域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待挖掘,投资者可提前熟知领域内龙头企业。据上述政策支持层面,分析师推荐,可优先关注相关的生物医药、生物环保、生物农业、医疗器械等领域。
生物医药:研发能力强+品种独特
大同证券投资顾问付永翀指出,生物医药方面,与国外生物医药行业相比,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竞争力普遍偏低,其中最明显的劣势就是我国企业缺乏长期研发高投入的实力。随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大,将极大地加强生物医药的新药研发创新,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以20家近期有研究报告发布的生物制药公司统计,其2011年平均动态估值已下降到27.71倍,相对沪深300的溢价率仅为138.47%。对于整个板块,生物医药企业药品的品种好坏,例如产品疗效是否显著、适应症是否多、毛利率的高低、有无替代产品,以及是否独家生产、是否有专利保护、专利保护期的长短等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高低,建议关注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产品独特的生物制药上市公司,如双鹭药业、通化东宝、智飞生物等。
生物环保:生物质发电应用居多
作为国务院圈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备受关注。节能环保不仅肩负着产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的重任,而且贯穿于其他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
爱建证券环保行业研究员雷鸣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生物环保领域的主要应用是生物质发电,用非石化能源取代石化能源,主要是通过沼气发电和乙醇发酵两种途径实现。但由于生物质发电工艺复杂、发电时间长,因此相较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方式,我国的生物质发电研发及应用进展相对缓慢,且缺乏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但从国家政策支持的角度看,生物质发电未来将是新能源发电领域的重要突破口。
雷鸣表示,目前来看,A股市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发电概念股票是凯迪电力。
生物农业:生物育种较为先进
生物农业方面,一位长期跟踪农业发展的分析师指出,目前国内相关领域发展并不十分顺利,主要障碍在于技术上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但生物农业又是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的不二选择,因此,预计国家在相关领域内的政策支持及研发投资都会有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