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名称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低价基药或将摆脱“中标死”

非独家的药品进入基药目录后还需要在招标中再次竞价,且竞争惨烈。有些最高限价较低的基药由于在招标过程中过度压价,甚至出现“中标死”的情况。国家近日出台新规,称要取消低价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这或将改变低价基药“中标死”的窘况

虽然有些药企不遗余力地进入基药目录,但进入基药目录并不见得是件好事,这还得看药品的价格和利润空间。

“基药市场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独家的药物品种,只要进入基药目录就赚钱;非独家基药品种,进入基药目录后还需要进行二次竞价,竞争异常惨烈。”北京药品代理商李冠宇告诉法记者。

2008年以来,国家为了改变药价虚高等状况,推出了基本药物制度,并对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价格进行控制,设立最高限价。

但是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不少药品并非独家药物,且最高限价本身就比较低,药厂由于议价能力差导致中标价格过低从而停止生产的状况并不少见,这种情况被业界称为“中标死”。

不久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要求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方式,取消针对每一个具体品种的最高零售限价,允许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

低价基药濒死

目前来看,基药的价格并非市场定价,而是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基药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各省再通过招标形成统一的采购价格,这一采购价格不得高于全国零售指导价。发改委制定的全国零售指导价就是最高限价。

由于最高限价,这两年出现断货的低价基药确实不少,例如心脏外科手术必需药“鱼精蛋白注射液”、乙型血友病的唯一救治药“九因子”、甲亢治疗药物“他巴唑”均出现过全国性缺货。

他巴唑是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治疗甲亢的基本药,其零售价是1.8/瓶,每瓶100片,正是由于这样低廉的价格,很多生产商出于利润等方面的考虑,停止生产。

这使得甲亢患者一度出现相互借药的现象,甚至有患者通过在网上高价购药以解燃眉之急。

“进入基药目录的非独家品种竞争激烈,企业之间会拼价格,本来的利润空间就很小。而中标后还要面临无休止的降价,因为此后每一次的招标,价格都只能低于首次中标价,而不能提高,药企一旦没有利润就会停止生产。”李冠宇说。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感叹道:“很多便宜又实惠的基药,市场上已经买不到了。降价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成本线。”

“经过数十道工艺、十几天才能生产出来的青霉素价格被压缩到一毛八分钱,让人匪夷所思,连包装费都不够。”于明德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葡萄糖注射液的价格被压低到8毛钱,比矿泉水还便宜;蛇胆川贝液3元钱一盒,正常人想一下,里面能有蛇胆吗?”

相比停产的药品生产企业,个别企业甚至铤而走险,在原材料上做文章。

2012年的毒胶囊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毒胶囊当然应该查处,但也值得反思。一家企业出现毒胶囊是个案,但有254家企业同时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是被逼的。再比如最常见的板蓝根冲剂,国家抽检了14个厂家的板蓝根,其中6个厂的产品中根本不含板蓝根成分。”于明德认为一味地追求廉价是行不通的。

应尽快出台低价药清单

在关于低价药价格管理的政策说明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称,廉价药品短缺,缘于企业生产成本的问题,成本逐年上升,低价药品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在招标压价及零售价格不能灵活上调的影响下,低价药品生产企业的供应意愿下降,而受“以药补医”的影响,医院亦缺乏使用低价药品的积极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包括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在内的多位代表委员都提交了有关改变中国低价药政策的议案。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跨国企业缘何亲睐收购中国生命科学公司

平衡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与资源分配

外资医药整合:辉瑞默沙东赛诺菲雅培四方生

中医药服务价格不可“过廉”

我国基因检测产业如何发展?需做好三大准备

“社会力量”办医不等于“社会资本”办医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改政府而非改医院

陈凯先:新药研发现状和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医院药房:期待医改下的二次转身

中美新医改的异同:革命谈何容易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