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于2011年5月18日下午5点30分紧急召开的媒体电话会议,以及随后发布的澄清公告,终于止住了上海医药A股放量大跌的走势。
经历18日大跌3.2%的上海医药A股,19日窄幅震荡,最终以微跌0.31%,收报19.20元。截至记者发稿时,港交所亦未传出推迟上海医药IPO的消息,上海医药则再次明确表示既定赴港上市日期不会有任何变动。
上海医药此次募集资金总额有望达到22.6亿美元,成为近5年来全球最大制药类企业IPO,也是亚洲史上规模最大的医疗保健类企业IPO。
上药集团副总裁胡逢祥表示,新先锋和华康两家公司与安徽华源的纠纷如果产生任何赔偿,一切责任由上海医药母公司上药集团承担。然而,安徽华源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坚称其举报证据过硬。由于和解没有进展,他们只求法院判决能够尽快执行。
15倍超额认购远低国药控股
上海医药昨日早间在港交所公告称,其公开发售H股接获15.06倍超额认购,一手中签率80%;按回拨机制,股份已重新分配至公开发售占7.5%,即4981万股。
因16日被合作伙伴华润北药旗下的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举报,上海医药A股在随后的三个交易日连续下跌,18日更是跻身沪市主力减仓前十之列,跌幅甚至一度接近5%.
针对近期媒体报道提及,安徽华源医药就与上海新先锋药业及其经销商上海新先锋华康医药,就头孢替安产品生产及代理问题向港交所等有关监管部门举报。上海医药在18日电话会后,又发布临时公告,澄清上海新先锋及上海华康现为上药集团控股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其业务纠纷及责任与公司无关。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多少影响到了认购人气。15.06倍超额认购明显低于竞争对手国药控股此前创下的纪录。国药控股公布的招股结果显示,其2009年IPO公开发售部分共接获了570.11倍认购。
上海本地一家证券投资机构的医药行业资深分析师认为,举报事件虽对上海医药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由于其定价估值比较合理,且又是国内排名前三的医药集团,产品质量在业内一直颇具口碑,因此看好其挂牌后的走势。”
上药集团对敏感内容避而不谈
事实上,上海医药虽如愿“准点”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但摆在上海医药及母公司上药集团面前,还有一大推有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由于被安徽华源举报的上药集团华康公司为上海医药已收购但未交割的子公司,而上药集团又已经表示华康公司若因牵涉纠纷产生任何损失,将由母公司全部承担,上药集团或将为此背上“黑锅”。
此外,依照上药集团此前承诺,新先锋公司的抗生素业务预计在2011年底前注入上市公司,随着纠纷案浮出水面,注入计划或将因此受影响。
上海医药副总裁葛剑秋已表示,目前公司仍在梳理新先锋药业的资产和经营状况,若到年底还不符合注入要求,不排除将采取其他办法。公司将会及时公告,告知投资者进展。
此外,一个颇具为敏感的话题,亦随着安徽华源的举报而浮出水面。
对于安徽华源坚称新先锋头孢替安存在质量问题、原料假冒进口一事,上药集团副总裁胡逢祥表示,所有药物都会出现药源性不良反应,目前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来看,新先锋头孢替安产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甚至低于国内同类产品。上海医药总裁徐国雄在18日的前述电话会上,则未正面回应原料假冒进口一事,仅称:原料来源绝对符合国家药监局法规和要求,至于头孢替安的原料是否来自日本武田制药,“这属于商业问题,与上药上市无关。”
不过,记者注意到,正因为上海新先锋标榜原料从日本武田进口,才享受了国家发改委的药品单独定价,该药一度定价99.5元。
安徽华源:证据过硬望法院判决尽快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19日,安徽华源前述负责人依旧向记者坚称,其举报的问题确实存在,安徽华源将在法院出庭时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并称“我们的证据是过硬的”。
当记者问及安徽华源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