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向死而生!盘点那些死而复生的药物

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意思就是绝望中所生,被希望所遗弃的,也许才能明白、勇敢地面对,死地求生。这个概念用在近几十年来因为各种问题夭折在临床上的那些新药研发项目,也是合适的。原因在于,已经有若干药物通过临床研究的努力死而复生,甚至缔造了成功的商业奇迹。

最转折的例子是造成了“海豚儿”悲剧的沙利度胺被新基改造后再上市,重新成为治疗肿瘤的重磅炸弹;最著名的药物则是辉瑞的万艾可原本在最初的适应症设计上是心血管的药物,但是临床效果不佳正准备放弃时,研发人员发现了抗ED的奇效,从而打造了人尽皆知的“伟哥”。近期还有被称为女版伟哥的爱娣也是自失败的临床药物中掘出来的新药。

制药业的传统是,从成千上百的化合物中筛选出新的潜在治疗药物。这样,要找到一个新药,需要花费10-15年,成本也在10亿美元以上。现在,制药公司改变思路,希望能够从失败的项目中淘出金子,发掘出新的机遇。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政府也对此非常支持。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政府也对此非常支持。

2013年,阿斯利康公司宣布与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合作,就搁置的20种失败药物重新开发,并为此设立15个研究小组,投入1092万美元。同一年,美国国家转化科学促进中心(NCATS)也表示,将基于8家制药公司闲置的58种药物进行旧药新用研究项目。该机构预计投入1270万美元用于这个项目。

究其原因,就是成本问题,选择重新开发,所花的时间和成本相对于“从头开始”要少很多。比如说,已经进入临床阶段的药物,就可以直接进入II期,剩下3-5年的时间和相关成本。而过去的经验也证明,从废弃物中是能够找到金子的。

本文将盘点数个药物死而复生的例子。

药名: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又名反应停

死亡时间:1961

死亡原因:使用该药物的孕妇的流产率和海豹肢症(Phocomelia)畸形胎儿率上升。

复活时间:1998

适应症:麻风性结节性红斑,多发性骨髓瘤

开发历史:

1953年瑞士诺华制药的前身Ciba药厂首先合成了沙利度胺。原本这个药物是作为抗菌药研发的,但药理试验显示,沙利度胺没有任何抑菌活性,于是Ciba便放弃并转让给了联邦德国的一家制药厂ChemieGrünenthal

ChemieGrünenthal研究发现,沙利度胺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还能够显着抑制孕妇的妊娠反应。于是在195710月正式在欧洲上市,用于失眠和早孕呕吐。在此后的不到一年内,该药迅速进入日本、非洲、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被认为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应药物”。在美国,因为FDA的审评官弗朗西斯·凯尔西(FrancesOldham Kelsey)博士的坚持,认为动物实验的毒理学数据不可靠,最终未进入美国市场。

1960年开始,有医生发现欧洲新生儿畸形的比率异常升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畸形发生率与沙利度胺相关。之后的毒理学研究显示,沙利度胺对灵长类动物有很强的致畸性。

196111ChemieGrünenthal撤回所有在联邦德国市场上销售的沙利度胺,其他国家也停止了该药的销售,ChemieGrünenthal为此支付了1.1亿西德马克的赔偿。

1965年,一名以色列医生发现,沙利度胺对麻风病患者的自身免疫症状有治疗作用。此后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沙利度胺对卡波济氏肉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有治疗作用。

1998716日,FDA批准沙利度胺上市销售,治疗麻风性结节性红斑。20065月,FDA批准该药与地塞米松联用,治疗新发现的多发性骨髓瘤。

最近,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对于人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可以治疗红斑狼疮;此外沙利度胺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治疗,这些适应症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药名:齐多夫定(zidovudineZDV),又名叠氮胸苷(azidothymidineAZT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14年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发布

新方向:基因组学助力心血管疾病的精准用药

湖北卫计委:专项整治医药购销突出问题

高毅:零售药店处方药市场的变局思考

医疗器械GSP,认识上的误区与实施上的困境

河南省:2015年关于同意郑州邦和生物药业有

四川省:2015年川药采联办〔2015〕19号关于

全军统筹:2015年关于调整“小儿复方氨基酸

广州生物医药产值2025年有望突破万亿

全军统筹:2015年关于批准“常州药业股份有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