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远程会诊中心和双向转诊建设、实现了上、下级医院之间的业务协同;第四是实现了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之间的业务协同。杭州智慧医疗是我省的一个示范和样板。
费用结算实现“全城通”、“全院通”、“全人群”受益
以往在医院看病,挂号、做检查、拿药,每个诊疗环节都要先到收费窗口排一次队付一次费。自2012年原市卫生局率先在市属医院推出市民卡智慧医疗诊间结算服务以来,医保病人只要使用市民卡,在医生诊室就能直接刷卡进行医保和自理部分的费用结算。这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诊疗流程。
一经使用便广受欢迎的市民卡诊间结算进而推广到杭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县级医院和在杭省级医院。
2013年底前,除了13家市属医疗卫生单位,我市主城区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6家县级医院、10家省级医院和2家民营医院推广实施了市民卡“诊间结算”。杭州市区居民可以在两区五县(市)县级医院进行“诊间结算”,两区五县(市)的居民也可以在主城区的市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诊间结算”,基本实现了全市通用。市属医院持市民卡智慧结算率已达六成以上。
2013年,杭州市所有市属医院还整体推出了“出入院床边结算”,将住院窗口结算转变为市民卡“床边结算”、护士站结算。今年,市民卡智慧结算服务还延伸至市属医院的注射室、B超室、放射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以及院内停车场、小卖部、食堂等需要收费的所有环节,实现智慧结算“全院通”。
为使自费病人享受到智慧医疗诊间结算的便利,今年4月,原市卫生局推出了“浙江·杭州健康卡”诊间结算。截至11月底,9家市属医院共计已发放健康卡105731张。智慧结算实现“全人群”受益。
院内服务实现“全自助”
现在,市属医院“自助服务区”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全。这些“自助服务区”往往设在门诊大厅、候诊区域等病人比较集中的场所,配置放许多统一标识、统一外观、统一功能、简便易操的多功能自助机。这些自助机都是杭州市卫生部门联合市民卡公司共同研发的新产品,具备了办卡、充值、预约、挂号、查询、缴费、化验单打印等许多交互服务功能。如今,越来越多的杭州市民已经逐步放弃了传统的窗口排队,而更多地选择自助服务。不少医院还关掉了楼层收费窗口,部分医院除保留个别传统窗口用于人工处理以外,关停了门诊大厅挂号收费窗口。
专家点评
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倪荣:
杭州智慧医疗项目实现三“心”:一是贴心,在“医疗有局限勇于攀登,服务无止境追求卓越”的理念指导下,知道医生、更知道病人需要什么。二是用心,通过流程再造方便病人,医生很用心,卫生信息人更用心。三是放心,2012年以来诊间结算服务627万人次,人均节约1小时。因为信息共享减少了重复检查,同时倒逼了医生和医院,提高了医生的水平,让病人很放心。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杜立中:
杭州智慧医疗项目很成功,不但可行,还具可推广性。诊间付费、诊间预约B超等,减少重复排队,方便了病人,同时让医生和病人有机会多交流。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陈坤:
杭州市智慧医疗项目根据“流程再造理论”,在全市医院信息化、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和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以诊间结算流程改造为抓手,从而引起了整个就医流程的改变。诊间结算模式的建立既是智慧医疗的抓手,也是智慧医疗的标志性成果和亮点。
让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得到共享
为了提高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2013年起,杭州市创新实施了“县域城乡优质资源共享”和“市属医院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资源共享”两大卫生实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