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陕西医保实现跨省结算 专家建议防止过度医疗

只要符合条件,陕西人到外地和外地人到陕西的住院费用可以用医保卡直接结算。

记者从陕西省人社厅医疗保险处获悉,从61日起,陕西省13个医保统筹地区已与全国31个省份医保网络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3个省(区)一道,成为全国首批全部统筹地区接入国家异地结算平台的省份。

据人社部公开信息,截至201755日,除西藏外,全国其他31个省份均整体或部分接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共开通160个地区和1008家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62日要求人社部门决战678三个月,确保在线备案人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全部实现直接结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的“二保合一”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进,但具体到异地结报的互联互通上,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仍然分属两个系统。

除了城乡居民异地结算进度不同,随着异地直接结报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如何在分级诊疗大背景下重构而非冲击就医秩序,仍是待解的难题。

异地结报有前置条件

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介绍,使用医保卡跨省结算有前置条件。即参保人员须由单位统一或个人提前备案至居住地的统筹区,持社保卡在对应的定点医疗机构才能实现住院医疗费直接结算。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陕西省目前已开通184家跨省定点医疗机构供参保人员选择就医,且定点医疗机构的数量还在不断变化,参保人员可上网查询定点医疗机构最新情况。

医保之外,陕西省新农合异地结报的推进情况仍未可知,可以肯定的是,在异地结报的推进上,陕西的医保与新农合仍分属两个系统。

去年11月,陕西、甘肃、海南等8省签署了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服务协议。也就是说,尽管陕西医保已与31省份互联互通,但新农合的互通范围不尽相同。

除了参保人员在异地结报上待遇不统一,两个异地结报系统也给医院带来了新的负担。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朱铭来告诉记者,在一些完成了名义上“二保合一”的地方,医院仍然同时操作多个不同的结算系统,随着异地结报系统的上线,医院的结算端又增加了一个系统。

“医保和新农合实际上没有完成有机的整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尽管“二保合一”,但由于合并后的主管部门尚未明确,因此“两保”的工作系统、数据等仍然割裂。

“政策大方向已经明确。”朱铭来认为,建设数据库、捋顺行政管理都需要一段完善时间,目前仍处于过渡期。

如何防止患者涌向大医院

按照人社部、财政部于去年12月下发的《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2017年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从符合异地安置条件到符合转诊条件,异地就医结算的覆盖范围正不断扩大,难度也逐步上升,因为相比异地安置,把关符合条件的转诊难度更大。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一位教授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异地结报加大了医保控费的难度,和分级诊疗要求的就医秩序相悖。

朱铭来认为,参保人员渴望更好的医疗资源,异地结报无疑会刺激医疗需求的增长。江宇则认为,如果分级诊疗制度不成形,异地结报就会加剧患者涌向大医院。

如何在异地就医方便患者的同时,兼顾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防止分级诊疗倒退?

对此,各地普遍采用严格执行转诊程序、使用报销杠杆适度降低报销比例等方式限制患者直接涌向大医院,但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异地结报看起来只是就医结算地点和流程的变更,背后却关涉到地方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及优质医疗资源的行政配置。

朱铭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与只涉及资金的养老金不同,异地结报不仅需要筹资标准及报销比例不同的地区间谈判协调,还涉及对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这也是新农合的统筹层级仍然在县,医保的统筹层级仍然在市,二者都很难直接提升到省级甚至全国范围的原因。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吉林省:2017年关于暂停巴西Eurofarma Labo

  广东省:2017年关于公布2017年第二次药品竞

  湖北省:2017年关于公布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

  贵州省:2017年关于调整部分投标人资质材料

  广西自治区:2017年关于公布第二十一批合格

  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

  云南省:2017年关于网上采购药品信息补充完

  四川省:2017年关于停止部分药品上网采购并

  山东省:2017年关于部分直接挂网低价药品重

  广东省:2017年关于公布2017年第二次药品竞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