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014年年初,片仔癀并未如往年那般年后提价,投资者等来的是一场片仔癀与八宝丹的商业诉讼的消息。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月18日公告称,上海医药集团控股子公司厦门中药厂在对旗下产品“八宝丹”的宣传中对片仔癀进行侵权,片仔癀就此提出不正当竞争诉讼,已于1月17日获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
此前,片仔癀与八宝丹在福建共处多年,八宝丹和片仔癀本属同宗同源,从未有纠纷。不过,此次片仔癀突然寻求诉讼途径,显然是与上海医药集团(以下简称“上药”)大战略变化有关。从2013年下半年起,上药将八宝丹作为最重要的潜力产品之一,对其加大营销投入,上药总裁左敏称,在未来三年,八宝丹每年市场增长率将不低于50%.
北大纵横医药行业中心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表示,无论厦门中药厂败诉与否,都会是最大的赢家,八宝丹不仅不会退出竞争领域,反而很有可能会在2014年销量暴增,直接蚕食片仔癀的市场,如此看来,此次片仔癀的诉讼战似乎是无奈之举。
上药八宝丹欲上位
2月13日,片仔癀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表示漳州人民法院已经受理诉讼,但是何时开庭尚无时间表。
而厦门中药厂总经理办公室接线员表示未有新动态,关于公司将以何种措施应对,对方表示不知情。
此次诉讼,片仔癀认为八宝丹“虚构事实、虚假宣传”,矛头直指八宝丹在产品宣传中所称的“与片仔癀同宗同源”。
上药2013年9月在向媒体介绍八宝丹产品时,就主打与片仔癀同宗同源的历史概念。上药方面称,在有官方背景的史料中可查,在明朝嘉靖年间,一位御医携宫廷秘方逃离皇宫,隐居福建漳州璞山岩寺为僧,用宫廷绝密配方的八味名贵中药制成“八宝丹”。因闽南人称各种炎症为“癀”,将“八宝丹”切片使用,一片即可止癀,故百姓给该药取名为“片仔癀”,久而久之,八宝丹便称为“八宝丹片仔癀”。
史立臣分析称,八宝丹以前属于品牌知名度较小的产品,片仔癀对之不屑一顾。据2013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八宝丹销售额只有片仔癀的十分之一,2012年,八宝丹只有7000多万元的销售额,而片仔癀的销售约7亿~8亿元。
后来八宝丹所属中药厂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上海医药持有61%的股权,用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强化了八宝丹与片仔癀同宗同源这一概念,并欲将其打造成第二个片仔癀,这就让片仔癀感觉其独家地位受到威胁,于是通过诉讼的方式将其打压。
对于片仔癀的诉讼,长期关注医药领域的分析人士意见并不一致。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认为,多年以来片仔癀市场一家独大,八宝丹一直无法与之正面抗衡,即便片仔癀起诉获胜也没有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不过对八宝丹来说,由于其广告营销力度加大,容易出现各种纰漏,片仔癀较易搜集证据起诉。由于此案件主要涉及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八宝丹若败诉则会面临经济处罚。
不过史立臣则认为,八宝丹无论胜诉还是败诉,都是利远大于弊。首先,老百姓不会去区分保密级和绝密级,相信医药行业内的人士都很少知道二者的保密级别,只要是国家保护的中药品种,只要市场认可,企业经营手段到位,产品疗效显著,就能形成很好的销量。
“而片仔癀通过发布公告的方式宣称起诉厦门中药厂,这是片仔癀在经营战略上的一大败笔,因为即使结果厦门中药厂败诉,其赔付了侵权费用,但整个案件最大的赢家是厦门中药厂和八宝丹,从几乎不为人知到家喻户晓,而且还知道八宝丹与片仔癀同宗同源,那么消费者可以在片仔癀高价的踌躇下转而购买八宝丹。”史立臣说。
不过史立臣也指出,厦门中药厂的接招并不漂亮。面对来势汹汹的片仔癀诉讼,厦门中药厂不该没有回应,而是应借故把事件做大,同时拉长诉讼时间,并对外详细介绍事件过程,邀请业内人士参观制造车间和介绍八宝丹的发展史。“因为八宝丹本身还是不错的中药,更是国家保密级中药品种,可通过这一事件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