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输液配药机器人市场化起跑:政策空白阻碍推广

《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的相继加持,使原本火热的医用机器人市场愈受瞩目。但是,在医用机器人的细分市场,输液配药机器人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10年年底就研发出静脉配药机器人的深圳市桑谷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桑谷医疗”),经历了无数次的调试和验收,才在今年正式开启市场化的征程。 

本来业内普遍认为,输液配药机器人有望在医用机器人市场率先突围。因为其改善了传统静脉配药采用人工配置,导致流程跟踪上不够健全、无法量化、安全隐患多等缺点。 

但没想到输液配药机器人从诞生到如今一晃已经5年。桑谷医疗董事长张建中告诉记者,虽然输液配药机器人不需要做临床实验,但是烧钱做研发、技术精度高等机器人行业的硬门槛仍在,受此影响,“国内正式进入市场化环节的输液配药机器人寥寥可数,产品都在医院调试,都处在市场化前夕”。 

与此同时,输液配药机器人行业目前仍存在小企业扎堆、产品同质化、高尖技术依赖进口等机器人行业通病。加上配药机器人及耗材终端售价不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输液配药机器人还是离不开政府提供的资金补助和政策护航。

 门槛低竞争激烈 

毕业于自动化学科、做服务机器人起家的张建中,在医疗领域的积淀不深。想要打造一台输液配药机器人,合作成了他不二的选择。 

据张建中介绍,桑谷医疗打造的第一个智能静脉输液药物配制机器人诞生,主要适用于肿瘤化疗、传染病、全肠道外营养及需液体净化配药的场景。这一机器人由美国机器人制造工厂unmaion提供机器人界面定制、南方医科大附属医院提供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桑谷医疗则负责技术的整合和实现。 

“相比较手术机器人,输液配药机器人进入医院的门槛不高,适合初创型机器人企业布局,”聊起打造输液配药机器人的初衷,张建中认为,输液配药机器人的作用就是解决安全性和重复性的问题。 

在中国,输液配药大多在注射室或病区治疗室实现,而且一般是人工完成,工作强度大、配药效率低。国内许多三甲医院的配药房虽然引入了配药机器,但在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的配制上,往往还是采用人工配药的方式。 

而人工配药本身存在诸多弊端,如容易造成药液污染、护士易被玻璃划伤、配制有毒药物造成职业病等。对患者来说,使用不合格的配药环境配制出来的药品,还有可能引发二次感染。 

“从技术上看,输液配药机器人主要是解决传统配药机器无法把握的量的问题。输液药物很多是介于正常治疗药物和毒药之间的,尤其是肿瘤等重大疾病药物,机器人在配药过程中对于剂量的把握一定要精准,这就要求机器实现智能化、人性化。”张建中说道。 

记者拿到的行业研报显示,我国发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静脉液体配制中心(室),实行集中配置和供应。”如果每家三甲医院装备2台静脉配药机器人,则有约2800台的市场容量。加上医疗设备规定使用寿命为5-7年,则每年约有400-560台的装机量,市场空间广阔。 

由于入行门槛低,大量企业涌入输液配药机器人市场。有趣的是,这些企业不约而同地声称自己研发了国内第一个输液配药机器人。 

张建中坦言:“政策扶持使得企业扎堆进入这个市场,也有不少工业企业跨界做医用机器人,但是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核心研发突破很少见,部分机器人能实现人工智能,但智能化程度很低。输液配药机器人现在还是空白市场,未来几年优秀的企业做大、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必然的。”

市场化难题

由于研发需要大笔资金,最终存活下来的输液配药机器人企业,要么借助政策东风吸引资本注资,要么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院并购转折:专科医院腰斩 综合医院坚挺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吗?

  中药企业,未来三年死很多?

  默克在Analytica 2016展示新创新

  药价改革贵在透明到位

  “健康中国”下的医药机遇

  止咳药被检出硫磺 哈药公告称符合国家标准

  社会资本抉择民营与特许办医

  武警二院调查结果的医改伏笔

  新药研发需求加速释放 医药外包产业迎新契机

医药行业P2P盘点:数量不多,主要针对经营方

医药数据面临三大挑战 “天花板”效应近在咫

发改委、商务部官员:药品流通行业或现颠覆

BE试验资源短缺、价格高 药企纷纷放弃新药审

公立医院院长们的功与过

两票制加速,万余过票公司灭亡

PE/VC看好中药黄金十年 资金切入解决行业痛

药企联盟:抱团取暖谨防有名无实

高福利、高薪酬、高工作满意度:2016美国最

FDA推出罕见病自然史资助项目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