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大咖告诉你:医疗健康投资,怎样发现价值点?怎么博弈?

比较大的上市公司或者是其他行业的公司转做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大家看相关股票就好了,涨的都非常好,而且也是一个趋势。

医疗健康领域是一个永远的朝阳产业,有很多的机会。在这个行业内,传统的产业在创新转型,对于资本、尤其并购重组类资本来说,是一个天大机会。因此医疗健康也是很多基金未来投资的重点,在资本高度聚焦医疗健康产业的时候,让我们听听投资人在“2015中国投资年会”医疗健康专场讲些什么。

  

王晖:老牌的专业基金怎么与新生代的基金合作和竞争?

陈鹏辉:医疗健康领域最近两年特别火,也可以说是在风口上,出现了很多很优秀的新的基金,这些基金往往是一些大牌基金里面很优秀的合伙人或者是负责人出来创办的。在我看来任何一个行业趋势带动了投资的趋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反映出整个医疗行业在经过了过去10年快速发展以后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中孕育着很多新的机会。过去五年十年投资医疗,大家看到很多是PreIPO的机会,看的是中国制造,即使是医疗方面也有很多是中国制造,不仅是制药还有器械。再往前看五年到十年会看到很多中国创造新的模式颠覆原有的模式,新的企业颠覆原有的企业,在行业里面是这样。红杉资本有一个口号叫做“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不管你是一个新的基金,还是已经在行业里面很知名的基金,都应该以一个很创业者的心态,以敬畏的心态看着行业的发展,看企业的发展才能永远保持年轻,保持活力,永远保持有成功的机会。

 

王晖:在医疗健康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的状态,你们怎么去发掘和赌下一个赢家?

蒋孟娇:怎么给这个项目平台做一些其他的附加值和增值,我觉得可以做一些有价值的并购。可能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走渠道方向,如果公司要进入到其他的领域,比如说癌症、早期检测或者是其他的检测类,那肯定跟现在的销售团队需要做补充的。另外一类的投资可能是一些其他的产品,时间也是金钱,这个产品可能我们不能研发,就会买国内或国外买一些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全产品线,扩大销售渠道拓展,来增加这家公司在国内的影响力。

施国敏:在做投资的时候,我们很专著做创新技术这一块,特别是我们有早期的基金。我个人看整个过往的两三年,发现有两点是非常好的,一个是创新,一个是转型。当然,比较大的上市公司或者是其他行业的公司转做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大家看相关股票就好了,涨的都非常好,而且也是一个趋势。

现在大家都说颠覆是创新,这个实际上差不多是近30年前哈佛大学教授提出来,国内是2014年以后很多人才去谈颠覆是创新。有时候我们去评价一个技术的时候,自己并不清楚它到底会怎么样,这时候可以看看这个项目的过往团队到底怎么样,这个人怎么样,靠不靠谱,再看学术上是不是有先进技术等等。比如,我最近看一个干细胞的技术,他提到很多干细胞的技术比目前看到的要超越很多的,而且很快会有一些新的文章出来。

对于创新,这个我觉得首先是保持很好的兴趣,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它,这里面如果真的投资好了,会有非常非常大的回报。创新,转型非常重要,非常值得关注。

王晖:这些年投资价格在往上走,优秀项目的价钱在往上走,尤其风起了,一些残枝败柳也随着风在起来。作为新兴渠道,不仅在我们之间博弈,而且要跟很多散户博弈价钱,你们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怎么针对市场的变化?

蔡大庆:大家都认识到,医疗健康领域是一个永远的朝阳产业,有很多的机会,很多人想来掘金,这个无可厚非,而且现在钱也比较多。我觉得,对于中国这么一个有巨大需求的领域来说是一个好现象。当然,对我们这些已经在领域里面的人也带来了很多压力——这个项目去看了以后,实际上已经被别人投了两轮了,价格也是居高不下,真是让人有点高处不胜寒,有点心惊胆战的感觉。

因为有一些稍微早期的医疗项目都是风险高,然后等的时间又相对的比较长,如果估值稍微低一点,那有一个安全的边际可能还好一点。但是,现在已经把这个安全边际挤的很低,这时就要看你的眼光看的是否相对比较准。很多项目也是相对的,比如说,我们投的几个项目,大家一开始觉得估值可能比较高,但是等到这个项目顺利走了一段时间以后,当时的高估值到后来看也就是可以接受的。最关键的东西是你要真正能够找到在这个行业里面符合子行业或者细分行业成长规律的这些企业,然后找到好的领头羊。用我们君联资本的一个信条“事为先人为重”,把事看清楚,把人把握好,贵一点有时候是可以接受的。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1个月3亿回款?微商渠道这么牛,大健康产品

  北京鼓励开办社区私人诊所 医生患者都不买账

  百度医生联手华山、上海一妇婴 共探医疗健康

  在媒体聚光灯下 莆田系林志忠称要转型升级

  最怕“两头不靠”,上海二级医院谋变

  5万家医院参保医责险 限额强制或解推广难

  移动医疗盈利模式不清九成公司或将被淘汰

  Nature Neuroscience:帕金森病的关键致病因

  福瑞股份拟认购恩普医疗51%股权 加速医疗器

  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增速超35% 位居中部省

春雨医生将开25家线下诊所 实践O+O模式

2015全国劳模 77名院长75名医生9名护士上榜

首个生物工程角膜获批 中国再生医学拉启序幕

研发一个新药多少钱?百健说:25亿美元!

上海医药:工业增长提速,积极探索商业新模式

舒尼替尼: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下一个飞跃?

HIV“速检家庭装”在英开售 检测有“盲区”

医责险有助医患关系双赢

民营医院破“医荒”初尝甜头 公立医院顾虑难

捷报频传Medicines Company获得两个FDA批准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