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保目录调整或有更大动作

国家近期出台的关于医保目录的新政,不仅透露出医保目录即将开始调整的信号,更引发了业界对于医保目录存在的种种问题如调整时间、调整方向等的争议。对于政策的制定,一方面需要站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角度去考量,如医改进程、医保改革、医保基金压力另一方面需要衡量市场的需求与呼声,如鼓励创新等。

而结合现状来看,此轮医保目录的调整,或许会出现比以往更大的动作。对于国内药企来说,还应该要清楚医保目录只是整个产业变革中的一个小点,在这背后,还有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变革带来的更大更深远的冲击和影响。

目录调整即将到来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部分药品进行调整规范的通知》(下称《通知》),对现行医保目录进行调整规范。行业人士普遍认为,这释放出医保目录大调的信号。

《通知》对目录中部分药品进行调整规范,涉及西药通用名后使用罗马数字区分的认定、部分缓解感冒症状的复方OTC制剂的更名、部分药品通用名称变更以及部分药品的认定等四大类内容。如通用名为“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达肝素钠注射液”、“那屈肝素钙注射液”的药品属于医保目录西药第905号“低分子肝素注射剂”。这些举动透露出来的是,很快我国医保目录调整的大幕即将拉开。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无论是药品名称的规范——为了让一些英文名称相同而中文名称不同的产品可以享受同等的待遇(有些可能是在医保不在医保的待遇),还是对成分和治疗病症相同而产品名称不同的产品进行规范(有些在国家医保,而有些只能在地方医保等),都是为了可以很好的理顺和理清近年来产品注册、认证过程中对于产品界定的一些混乱现象,可以说是为了医保目录的最终调整打基础。”本报特约观察家、行业知名专家王亮表示。

其实,从2010版医保目录出台及实施以来,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没有进行医保目录的更新调整。“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药品生产企业来说时间都有点过长了。”王亮认为,这五年来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社会需求情况以及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出现了一批疗效确切的新药,但是由于受到不在医保目录的限制,没有大范围的应用来治疗和缓解相关病症,可以说产品与患者需求的匹配度已经大大降低。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李玲教授看来,随着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医保目录的调整迫在眉睫。而在此前,业界对于医保目录要尽快进行调整的呼声早已屡见不鲜,特别是两会等特殊时间节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因此,不难看出,不管按照惯例还是从现实需求以及业界的反映来看,医保目录已经到了调整的最好节点。但如何调整,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而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如疾病的变化、药物的开发、医保资金的压力等等,才有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医保目录更新时间可以为两年或者三年,而对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则必须给予重视。”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坦言。健全目录遴选评价机制事实上,对于医保目录调整的争议,其中之一就是创新药是否应该纳入到医保目录当中。此前,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但在新医改走到深水区的今天,对于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似乎业界普遍都表示赞同。

“创新药物进入医保的问题,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王亮认为,对于那些针对某些疾病疗效确切、临床反应较好的产品,国家应该建立一种及时性的进入机制,方便患者能及时获得新药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不能凡是创新药物都一概而论的进入新医保目录,对于那些治疗同类病症产品较多,而该产品并无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新药,可以适当考虑其进入的必要性以及范围,从而鼓励生产企业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创新。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解析《药品管理法》修订的特点和亮点

  药品价格能否再降?新医改这些都与你有关

  吉林:24种药品将被重点监管

  5月底去医院买药更便宜 15种治癌药纳入大病

  “医药代表”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北京药品招标新政读秒

  重度关注:福建招标要变,5招严控药费

  发改委价格司司长:将放开绝大部分药品价格

  刘延东:凝智聚力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国务院再推创业新政 医械创客迎来黄金时代

卫计委:坚决反对二次议价 药品谈判价格需全

国家卫计委:未来医养机构的四种形式

国务院率12部委发布药材大规划,中药企业必

中医药“十三五”力争国家更多支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将规范

CFDA发文征求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事宜

厦门发布医改方案

“精准医学”有望写入国家“十三五”科技规

李克强:用改革的办法破除以药养医

卫计委近期将发布多项政策!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