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医械专题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疗器械国货替代洋货 还需跨三道坎

近日,国家卫计委和工信部召开会议,将建立三甲医院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新政鼓励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希望国产医疗器械逐渐取代进口,然而业内认为,该行业小散乱,不仅需要政策在资金方面扶持,企业本身也需要自律、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美誉度,国货替代洋货还需跨越几道艰难的坎。

国家采购招投标要公正公平

目前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靠进口,国外设备昂贵,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的负担,也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据一位三甲医院院长透露,目前国内很多三甲医院所采购的国产医疗设备多是一些小型、简单、科技含量低的产品,价格在10 万元以下居多,最高的也不过百万元,主要是手术器械、康复器材、理疗设备等,其数量占医院采购总量的20%-30%,金额占10% 左右。采购的进口医疗器械则有很多“高大上”,像麻醉机、呼吸机等,价格一般上百万元,高的三四千万元,便宜的也在三四十万元。

2013 年底,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2013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指出,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靠进口,约80%  CT 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 的检验仪器市场、90% 的磁共振设备市场、90%的心电图机市场等均被外国品牌占据。为何医院如此青睐高端医疗器械?“原因在于公立医院有国家拨款,进口医疗器械价格高昂,但‘不差钱’;医院本身互相攀比,比哪家医院的医疗器械高端,过度重视器械的配置;进口医疗器械价位高,给医院相关人员‘灰色’收入以很大的空间。”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会长、北京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柏煜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仕湖讲道:“现在我们公司生产的助听器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销量比是 3:7,作为国产医疗器械,国内的销量反而不如国外,原因之一是国家的采购体系对民族工业不仅没有政策倾斜,而且和进口医疗器械比没有真正实现公正公平。”谈到下一步的规划,余仕湖表示,公司要和医院、残联、民政部系统多沟通,使得助听器在国家采购市场赢得一席之地。业内人士建议,现在政府鼓励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并建立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应该在财政拨款上限制,规定多少比例用于国产设备采购,纳入医院的考核评价机制。

国产医疗器械品牌推广迫在眉睫

余仕湖坦言,他们公司生产的助听器虽然产品质量很好,但缺乏品牌知名度,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医疗器械品牌接受度低,“而且助听器中高价位是3000 元,国内消费者就会觉得价格高,但由于我们产品的技术成本与国外相当,价格不可能比国外同类产品低很多,只能是稍微低一些。国外的医疗器械品牌历史悠久,有品牌文化的积淀,销售网络完善、品牌推广投入大,尽管价格高,但国内消费者愿意接受”。

柏煜表示,北京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经营有限公司经销医疗器械,国内医疗器械和国外的销量比例是4:6,目前国产医疗器械市场增速很快,预计三年之后民族工业产品和国外销售比例持平。前几年国内医疗器械质量不稳定,现在经过几年的发展,质量逐渐稳定,进入了形成品牌的时代。“我们作为经销公司,今后将加强和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为了扩大国产医疗器械的知名度,业内人士建议医院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扩大对国产产品的了解,增强国产品牌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并通过临床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引导患者接受国产产品。

技术研发资金需开启绿色通道

一谈到医疗器械行业,会有人得出散乱差的结论,“现在药店的医疗器械,有的人用低劣的产品以次充好,赚取差价,医疗器械行业需要自律。要加大使用国产医疗设备的力度,从生产企业角度讲,也需要推动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产品质量,使产品变得高质、高效、高端”。药房培训网总裁陈红彦表示。专注于康复理疗医疗设备研发生产的河南优德控股集团副总裁牛栓柱表示,有不少医疗器械企业不愿或不能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就把焦点投到了开发时间短、见效快的仿制品上。这也是三甲医院认为国产医疗设备科技含金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未来医疗器械发展速度预计要快于药品

  中国医疗器械消费占药品14% 国际比例为1:1

  大型医疗设备外资垄断格局或打破

  医械市场:诊断与治疗缘何“两重天”

  医疗设备市场内忧外患 监管将进一步强化

  国产医疗器械“成长烦恼”何解

  产业分析:风云变幻的医疗器械行业

  国内外医疗器械巨头争夺500亿美元市场

  部分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正逐步获得市场认可

  中国医疗设备市场又添变数

医械企业成长的两大推动力

医疗器械反垄断山雨欲来:潜规则推高价格

未来7年全球胰岛素给药设备市场将超过140亿

上半年器械贸易总额167.9亿美元 出口增势明

强生&美敦力:谁将夺得全球医疗器械领头羊桂

医疗器械创新的4大途径

医疗器械:如何面对外资挑战?

医疗器械:下一个数十亿大并购预测

国产医疗器械为何难进大医院:价格分成低

医疗器械新规征言 将分三类进行监管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医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