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生物仿制药:盛宴为谁而备

生物仿制药的出现有助于生物制药市场的良性竞争,更能为患者在治疗时提供更多的生物药品选择。这是最近欧盟委员会研究欧洲医疗市场生物仿制药现状报告的一个结论。业界认为,该报告不仅备受欧洲关注,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以及美国等成熟市场而言同样重要。

目前,生物仿制药在欧美等规范市场正快速发展,印度等非规范市场也逐步参与其中。那么生物仿制药发展的机会在哪些领域?中国企业是否做好了赴这场盛宴的准备呢?

新兴领域发展迅猛

生物仿制药指与专利生物药在结构、功能及质量上非常相似,具有可比性的一类药,在专利生物药的专利保护到期后可被批准上市。生物仿制药极具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值得期待。这已成为业界共识。

近年来,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从市场数据看,2010年生物技术药物约占全球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17%,在全球销售额排名前三十的药物中占据1/3。生物药在各大治疗领域均已获得举足轻重的份额:2010年,生物技术药物约占全球免疫类药物销售总额的79%,肿瘤类药物销售总额的35%。据估算,从2011年到2016年,全球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将保持7%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全球医药产业其他领域约3%的预期年均增长率。2010年,全球生物制药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4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生物制药产品有望占全球药品销售收入的1/3。在全球最畅销的100个处方药中,生物技术药物所占比重从2002年的15%提升到2010年的33%,预计到2016年将占到45%的比重。从品种上看,目前全球已上市的生物制药产品达100多个,另有400多个品种可能完成临床研究投放市场。

与之相对应的是,随着各国政府控制医药卫生费用的增长,仿制药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鼓励。而专利药到期浪潮的袭来,也为仿制药的井喷式增长留下巨大的空间。

从研发上看,生物仿制药的研发通常需要810年,比化学药仿制药的35年长得多,甚至堪比原研药。研发经费通常需要1亿~2亿美元,远高于化学仿制药的100万~500万美元。但生物仿制药的另外两个特点,“比化学仿制药降价少”以及“比专利药放量快”,又为其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20107月山德士依诺肝素仿制药获得美国FDA批准,其后4个季度它以原研药价格的70%多,取得了近50%的市场份额,充分显示出生物仿制药降价少、放量快,获利能力高的优势。

跨国企业纷纷出手

在快速增长的生物仿制药市场,全球十大仿制药生产商已占据47%的份额,梯瓦(Teva)、迈兰(Mylan)、山德士(Sandoz)和华生(Watson)等公司表现突出。其中排名第一的Teva美国年处方量更是多达6.29亿张,占全美处方量16.1%,比排名第三的辉瑞公司高出238%

面对生物仿制药市场的巨大诱惑,以原研药为主的传统大型制药企业也纷纷出手。诺华2003年整合其所有的仿制药进入山德士,山德士成为仿制药生产龙头,后又逐步成为了生物仿制药的龙头企业;默克于2006年成立Bioventures分支机构进军生物仿制药领域;礼来200810月收购Imclone,大举扩张生物制药产品线,200812月宣布进军生物仿制药;辉瑞200912月宣布进军生物仿制药领域;雅培通过收购专门做仿制药的苏威制药设立成熟产品部门专注于仿制药;勃林格殷格翰负责全球生物药的主管说,勃林格殷格翰亦将进军生物仿制药市场……

各大制药巨头不仅纷纷发力生物仿制药,而且相互之间频繁开展这一领域的合作。201112月,生物技术巨头安进公司表示将与仿制药生产商华生制药公司合作开发治疗癌症的生物仿制药;20126月,德国默克与雷迪博士(Dr.  Reddy  Laboratories)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共同开发生物抗癌药物的生物仿制药;20128月,辉瑞和迈兰表示双方将在日本仿制药市场上开售350多种专利保护到期的药物,开拓日本仿制药市场……

生物仿制药行业的美好前景还引来了制药业外的参与者。数码科技巨头富士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全球市场紧缩 国内药机企业逆流而上

  跨国公司跌落神坛 商业贿赂案有待破题

  安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一季度次均门急诊和

  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主导美国120亿美元糖

  跨国药企高调布局我糖尿病药物市场

  《金融时报》:跨国药企在华感受到凉意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分行业榜:制药行业10家

  基药大增补独家品种受青睐 非基药或被边缘化

  西方药企开始对传统中医药宠爱有加

  儿童中成药用药问题不少 专家:优化老药处方

医改专家李玲:必须直面医药体制扭曲顽疾

医疗保健高管认为协作可改善最终成果,但要

葛兰素史克“贿赂门” 事件:本土企业的发展

生物类似物研发除障 打响马拉松硬仗

私立医院缺乏核心技术 难成PE投资热土

中医药十二五规划周年:企业基础研究做不起

医药行业上半年业绩可期 超六成公司报喜

2013年全球在研新药情况分析

药品质量的辅料之殇

并购市场降温 医疗健康首次领衔并购市场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