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外资合资型医疗机构有望向独资迈进

国内社会资本争相竞逐民营医院的同时,境外资本延续近14年的持股红线有望被解除。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拟减少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按照目前的规定,国内中外合资医疗机构中,外资持股比例上限为70%,原则上除港澳台地区外,其他境外资本暂不被允许在国内设立独资医疗机构。

回溯国内合资医疗机构发展历程,外籍医护人员来华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但和睦家经过6年谈判直到1997年前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美中互利旗下的和睦家医疗集团才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药集团达成合作,开始在北京开设和睦家医院,此举开启了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布局国内医疗服务市场的先河。

随后,相关部门正式规定外资投资国内医疗机构持股比例不得高于30%,直至中国于2000年加入世贸组织,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才升至70%。相当一部分外资医疗机构并不满意70%的持股上限规定,个别外资医疗机构曾试图跨越红线,如新加坡百汇控股公司等。值得一提的是,港澳台资本在内地可以设立独资医疗机构,上海禾新医院便是案例之一。

10年来,如北京国际医疗中心、莱佛士上海医疗中心等合资医疗机构大多位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目标客户便是消费能力较强的群体。相对于国内公立医院,前述合资医疗机构在门诊、治疗方面的费用普遍较高,管理制度也大多援引了本国规定。

20141月,卫计委相关人士曾回顾了20093月份启动的新医改,认为社会办医力量正在逐步壮大,纯公立医院的绝对数量及相对比例正在逐步下降,这与合资医疗机构的兴起是分不开的。一旦相关细节出台,合资医疗机构将会呈现井喷之势,正如国际制药巨头在华的开疆拓土,开始是设立合资公司,接下来便是设立独资公司,目前国内外资独资公司已有相当的规模。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上海:网上药店医保支付或能解决异地就医结

中药材价格乱局:三七“失宠”人参暴涨50%

各国医疗纠纷直线上升 纷出招应对医患矛盾

上海医联工程:数据共享 革新医疗行为

沈阳药企告山东卫计委 称相关文件排斥外省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成立 中药学教学走

四川:加快创新医疗器械入市

福建:药品招标将重视质量因素

上海:基药招标独家品种降幅差异大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将运营 挂号费最高1200元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