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定价的大环境下,如果医院某种药品采购价格虚高,将更容易被发现和质疑,医药腐败空间也就自然缩小。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回复关键词“任务”可查看全文),明确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等7个方面27项重点工作,医改全线提速。
2015年医改将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对我们有哪些好处?人民日报今天发文《医改四路突进,条条跟你有关》时提到,对于医院而言首要破除“以药补医”,还要优化医院布局;该报道还认为,取消定价后,医药代表将来可能“没饭吃”!
医院:首要破除“以药补医”,还要优化医院布局
【现象】明明是同一种药,药店可能卖五块六块,医院却要收你十块甚至更多。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家门口没有像样的医院,好医院都集中在大城市,要看一次病要大费周折,花钱、累心。
【对策】医院“以药补医”催生大处方、高价药等现象,早已饱受诟病,破除势在必行。此次国务院文件中,“破除以药补医”被列为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首要重点任务。国务院要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降低虚高药价。
破除以药补医,患者能享受到什么实惠?以北京启动“医药分开”试点的5家医院为例,门诊次均医疗费用减少了54.84元,次均药品费用(门诊看一次病的用药费用)减少了82.85元。
此外,国务院文件中强调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要求各省制定完善本省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在不久的将来,你的家门口没准也会建起高标准的医院。
【文件原文】1.破除以药补医,推动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降低虚高药价。对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医保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对医院的药品贮藏、保管、损耗等费用列入医院运行成本予以补偿。各级政府要按规定落实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中央财政对县(市)和新增试点城市给予补助,地方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投入,增加的政府投入纳入财政预算。
医药:阳光采购,取消定价,医药代表将来可能“没饭吃”
【现象】在不少业内人看来,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一直是个“肥差”。有的医药代表通过统计临床医生开出的药方并给予回扣,从而获取更多销售利润。算起来,一般药品“回扣”为10%-15%,医疗器械可达20%-30%。诱惑之下,不少人落马。2014年,全国有20多名医院院长被纪委调查或已进入司法程序。
【对策】打击医药腐败,国务院双管齐下。一手落实集中采购,一要阳光,二要公开,全面启动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规范化建设,另一手积极推进药品价格改革。
从6月1日起我国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将取消,在市场定价的大环境下,如果医院某种药品采购价格虚高,将更容易被发现和质疑,医药腐败空间也就自然缩小。
药价放开后,价格会不会上涨?百姓的医疗负担会不会加重?国务院文件从药品采购、流通、供应配送、评审方面都作出了部署,就是为了保障百姓的利益。
【文件原文】(四)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进一步保障药品供应和质量安全,推进药品价格改革。重点任务是:
1.落实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办法。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号),抓紧制订本省(区、市)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新一轮药品采购。允许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以市为单位在省级药品采购平台上自行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必须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进行阳光采购,网上公开交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采购国产高值医用耗材。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启动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规范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