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罗氏将斥资18亿美元在瑞士新建研发中心,预计四幢全新办公试验建筑将容纳1900名研发人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点:其一,罗氏是跨国巨头中少有的最近不受专利悬崖困扰的巨头;其二,目前罗氏的全球研发中心大多倚重原基因泰克位于美国的研发中心,加大对于其瑞士总部研发中心的投资力度无可争议的。
按照罗氏的计划,公司将首先投入建设一个动物研发中心,预计建成时间为2018年。这家2013年以研发投入103亿美元高居全球研发投入榜首的制药企业,希望能够将一些老建筑重新规划——预计总投入32亿美元——使其成为新办公体系的一部分。
此番举措与其既往研发中心的变化相呼应:2012年,公司撤销了纽约的研发中心,仅保留240人的研发团队进入马哈顿研发中心,随后,美国研发中心再裁逾1000名员工。目前,罗氏在美国的研发中心的控制权力几乎都掌握在位于加州、开发肿瘤疗法的基因泰克公司手中。因此,有媒体评论称公司将借此机会重振其欧洲研发中心。
然而,越来越多的制药巨头感到,外向型并购是使研发产品线便宜、有效的方式,甚至收购也已成为主流。那么,大兴土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作为一家瑞士公司,此举不可不看作是制药企业给当局的定心丸:“巴塞尔是罗氏的联合总部所在地,同时也是其在全球最重要的基地之一”,罗氏CEOSeverinSchwan表示,“我们希望能在此为雇员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
据公司公告称,罗氏新建办公大楼将高达205米,拥有1700间办公室,首批建筑将在2018年建成,全部完工预计在202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