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和教育,这两个传统行业曾经是互联网大潮下难以攻克的堡垒。但时代终究是时代,当互联网一代的成长,当互联网一代的开始真实的面对医疗,其实曾经的壁垒其实并不象想象中坚固。当阿里巴的未来医院计划风风火火之时,也许你只是体会到方便的患者之一,但也许,这只是开始,未来的狂风暴雨还会远么?当医疗或医药面临互联网化的时候,你的企业真的准备好了么?
何谓未来医院?
未来医院计划是2014年5月阿里巴巴旗下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支付宝的母公司)推出的一项旨在优化就医流程的O2O(即从线上到线下或反之)服务。根据这一计划,支付宝将对医疗机构开放自己的平台能力,包括账户体系、移动平台、支付及金融解决方案、云计算能力、大数据平台等。支付宝希望通过这一计划来改变中国大部分公立医院拥挤不堪的现状,帮助医院提高运转效率,更加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上述的描述多是新闻机构的“高大上”的表达,让我们将之具体化,至少目前未来医院的一期都做了什么。简而言之有以下几点:
其一,患者可以通过支付宝钱包客户端实现在手机上预约挂号和实时挂号:其实预约挂号一直都有,但用户体验一直不好,而且总是被黄牛霸占;另外实时手机挂号则是个很大的进步。
其二,智能候诊:比如可以提醒你前面还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样就不用一大早就在医院候着了;比如还可以提醒你下一个检查在几楼的哪个位置。其实一个简单的提醒,有时对身为患者的我们是莫大的关爱和安慰。
其三,移动端诊间缴费:无论是药费还是检查费,打开手机上的支付宝,动动手指就搞定了。支付本就是支付宝的强项,据说其已经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移动支付公司了。其实支付这个事儿,你只要想想协和医院收费处排起的长龙和楼上楼下奔波的痛苦,你就会明白这个点对患者其实有多痛。而且,更强悍的是,这个支付流程还间接打通了医保——如果你是医保患者,只要在离开医院的时候在自助机上刷一下,就完成了实时医保结算——对此,笔者真的是很佩服互联网公司对用户体验的重视。而患者的真实就医体验往往是大型医院在乎的很少的一个方面,当然院长们可以摊开双手说“我们门诊量大”之类的借口,但事实上,有没有将“患者第一”真的放在心上才是最关键的。看看每次三甲资格审评的时候,医院们如临大敌的样子,就知道其实医院也是能做好滴。好了,扯远了。
其四,报告单推送:医院的不同检查所需的时间间隔不同,有些检查可能要过个几天才出来。以前经常需要为了一个检查报告跑一趟医院,现在好了,检查报告推送到手机了,一目了然,既满足了患者早点获得信息的需求(其实这是对患者的一种安慰),又节省了时间,或者说可以让患者更有节奏的安排接下来的治疗。此外,报告单的电子化推送也节约了医院的纸张,附带的环保效果也实现了。
其五,住院费预缴和每日清单:不多说了,每日清单电子化,清晰明了。住院费都是可以省得跑到住院处刷卡了,少跑了几步。和诊间缴费一样,这个功能尤其是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有很大帮助,这步动作可以由其子女远程用手机完成,省得老人在医院跑上跑下交钱。
其六,医院评价:多年前淘宝的评价机制让众多买家在卖家面前挺直了腰杆儿,如今这机制希望也能用到医院上来。其实目前还没做到,比如评价医生。但至少对医院的点评可以让医院管理者清楚其流程中还有哪些是短板,哪些需要改进。
未来医院颠覆了什么?
事实上,未来医院并没有颠覆什么。如果真的有,那就是一种思维习惯,或者说是去年炒得热火朝天的所谓“互联网思维”在医疗系统的真实发生。这些改变原本只是看病中的一些小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实则是我们看病就医过程中最耗费精力的几个环节。仅仅是技术在流程的上的一些优化,体验就完全不同了。
医疗这个事情,总是说以患者为中心,实际上谁也没太把患者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