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辅行业跃升的契机(2)
本文章共1887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仿制药进行一致性评价,必然有很多品种涉及改辅、改处方和工艺等,药用辅料企业要主动关心药品制剂生产企业的品种能否顺利通过一致性评价,利用2015年再注册的机会取代原先药品处方所采用的药用辅料,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宋民宪建议。  

“现在距离2015年只剩下两年多时间,但从目前来看,国内药用辅料企业所采取的行动还不够迅速。而这将是国内药用辅料企业与进口药用辅料的又一个角力场。”北京某资深医药行业分析师进一步指出:“谁赢谁败还未可见,但可以明确的是,这不是一场机会均等的盛宴,那些贴近制剂生产企业、了解其需求并具有技术质量优势的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将更受青睐。”  

事实上,这也是通过市场手段来倒逼药用辅料行业转型升级的表现。对此,于64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有关规定(征求意见稿)》同样用心良苦。其明确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要确保所用辅料的质量安全,加强对辅料生产企业的审计工作。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使药品制剂企业趋向于选择技术质量过硬、诚信可靠的药用辅料供应商,从而形成促使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加强研发、改善工艺及经营理念的推力。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教授余伟民认为,对包括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在内的更广泛的市场竞争而言,进口药用辅料通常被认为优于国产药用辅料,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这种误区产生的原因在于进口辅料供应商通常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药品生产企业正确使用辅料,在采用其生产辅料的前提下设计工艺和处方。而一旦确认工艺和处方,药品生产企业要想将处方中的某种辅料换成其他企业生产的相同化学名称的辅料且又要保证质量指标不变,这即便是在不改变处方量的前提下进行,也不太可能实现。”余伟民进一步分析指出:“这种经营理念使得进口辅料在一开始就迅速抢占了市场,因而国内药用辅料生产企业要想打赢‘翻身仗’,就要主动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免费的技术服务,积极介入其产品的处方和工艺设计,为其提供满足其需求且质优价廉的辅料产品。”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新兴医药市场:巴西商机诱惑

  新药开发:从仿创并重到创新为主

  SFDA规范中药:“质量和疗效”成行业竞争核

  基本医疗卫生: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国内生物仿制药行业扩容仍存在阻力

  中国原料药业:在冰与火中期待重生

  大健康产业激发国内市场多元化通路

  欧洲制药业受累经济危机 跨国药企抢滩中国市

  国内原料药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亟待转型

  全球药品合同制造市场将大幅度增长

罕见病治疗盼“孤儿药”外多维保障

政策力促 中国制药企业转型大行动

我国原料药企业顺利出口受困于欧盟62号指令

最严限抗令今起执行 行业洗牌加速

药品流通企业:商业代理的三种转型

中国制药企业迎来仿制药的最好时代

新版GMP改造重塑医药业竞争版图

药企办医院:被迫的产业延伸?

CRO:正在和制药公司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产能过剩 维生素企业减产救市苦心恐白费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