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深度:T细胞受体疗法治疗实体瘤的机遇和挑战

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疗法和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疗法是利用患者自身的T淋巴细胞治疗癌症的两类前沿基因疗法。由于CAR-T细胞疗法进来取得的卓越成功,TCR疗法的研究相对不那么引人关注。但是在治疗实体瘤方面,TCR疗法可能比CAR疗法更有优势。“靶向实体瘤来说,TCRs通往成功的道路可能比CARs要更短一些,”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Phil Greenberg博士说。

日前,《自然》子刊专门撰文分析了TCR疗法在治疗实体瘤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TCR  CAR疗法比较

TCRCAR疗法都对患者自身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进行改造,然后将它们注回患者体内杀伤肿瘤的癌症疗法,但是它们识别抗原的机制截然不同。TCRs利用α和β肽链构成的异元二聚体(heterodimer)来识别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呈现在细胞表面的多肽片段。而CARs则利用能够与特定抗原结合的抗体片段来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因为MHC分子能够呈现从细胞表面和细胞内蛋白中获得的肽链,TCRsCARs相比,能够靶向更多种抗原。

理论上讲,在治疗实体瘤方面TCRsCARs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方面的问题是因为它们的靶点抗原都是细胞表面蛋白,”Adaptimmune公司的联合创始人Bent Jakobsen博士说。“我不知道是不是存在对人类癌症具有特异性的细胞表面蛋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免疫学家Jonathan Schneck博士说:“即便CAR-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卓越,如果没有合适的靶点我们也无法对实体瘤产生真正的影响。”

TCRs靶向的细胞内蛋白具备肿瘤特异性。这些抗原包括由于肿瘤DNA的随机突变造成的新抗原(neoantigen)和所谓的癌睾丸抗原(cancer testis antigens)。这些抗原通常只在某些肿瘤和生殖系组织(germline tissue)中表达,而生殖系组织不会表达MHC

而且,表达TCRT细胞通常侵入肿瘤内部的能力会强于CARs,而CARs通常会附着在肿瘤的外层而不向内部渗透。这是因为CAR靶向的抗原可能在肿瘤表面有上千个拷贝,它们会在CARs渗透到肿瘤内部之前就将它们都吸收了。而TCRs在最初碰到肿瘤时遇到的抗原可能少于50个拷贝,这让CARs能够进一步深入肿瘤内部与抗原结合,从而保证更均衡的药物分布。

TCR疗法的起步和挑战

TCR疗法的概念其实早于CARs产生。1986年,在巴塞尔免疫研究所(Basel Institute for Immunology)工作的Michael Steinmetz博士第一次将一个T细胞的TCR基因转移到另一个T细胞中,从而赋予第二个T细胞相同的抗原特异性。这是当今TCR基因疗法的祖先。上世纪末,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的Steve Rosenberg博士和Phil Greenberg博士率领的研究团队证明可以通过分离特定TCR赋予T细胞新的抗原特异性。2004年,Rosenberg博士的团队启动了第一个TCR基因疗法的临床试验,接受治疗的15名黑色素瘤患者中有两位的肿瘤达到完全缓解。这些患者自身的T细胞在体外得到扩增,并且在细胞中表达了对MART-1抗原具有特异性的TCRs

同时,克隆TCRs并且将它们整合到病毒载体中使它们在T细胞中有效表达的技术日渐完善。2008年以来,多个TCR生物技术公司开始出现。其中Adaptimmune公司在2008年脱离MediGene成为独立公司,Kite Pharma2009年成立并且随后与NCI达成研究协议。Juno Therapeutics2013年于西雅图成立。Kite(如今是Gilead的子公司)和Juno(如今被Celgene收购)在开发TCR疗法的同时也在开发CAR疗法。目前至少有16个临床试验正在验证TCR疗法在治疗实体瘤方面的疗效。

但是在TCR疗法的开发过程中也遭受过严重的挫折。2011年,在NCI进行的利用靶向癌睾丸抗原MAGE-A3TCRs治疗实体瘤的临床试验中,头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辉瑞出售“白富美”业务,谁人抱得美人归?

  顺丰回应救命药延误事件:正重新审视延误原

  【圆桌对话】百强企业领袖共话产业发展机遇

  【主题报告】陈文德:致力解决病患对药物的

  【圆桌对话】两院院士共谋中国医药创新之路

  【主题报告】樊代明:整合医学是必由之路和

  【主题报告】于明德:点赞药品监管制度改革

  【主题报告】韩会学:新形势下药物政策发展

  【主题报告】顾金辉:重大新药创制要实现跨

  重磅:汇智·重构·跨越 2017年全国医药工业

专访李劲松博士:人造精子孕育 女儿国 破解

福布斯:2018中国将以快速创新引领亚洲医疗

国家癌症中心:肺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

彭博社:利润空间收窄 仿制药或将消失

“互联网+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助推资源配置

赛诺菲2018Q1财报:业绩下滑Bioverativ和Ab

誉衡药业2017净利同比降56.79% 医药新政大考

百时美施贵宝发布2018Q1财报:喜忧参半

同济堂拟增资子公司6亿 布局华东大健康产业

中药板块持续发力 多家药企大涨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