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终端营销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诺和诺德首认业绩下滑 外资药企迷失医改

 

医改进入第三个年头,终于开始真正触及到制药企业的核心利益。
20111031日,诺和诺德总裁兼全球CEO索文森表示:“受中国医改和药价政策的影响,2011年第三季度,诺和诺德在华业务开始小幅下滑。但全年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幅。”
诺和诺德是中国乃至全球胰岛素市场的领军者,整体胰岛素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60%,近两年在华一直控制着该领域63%的市场。对于中国市场的短暂下滑,公司大中国区总裁柯瑞龙表示,并不会因此而调低未来的市场预期。
2011年年初开始,诺和诺德将中国作为独立核算的大区,因此这也是在华外资药企首次披露中国业绩的下滑。
不过,诺和诺德的案例很可能并不是个案。一家不愿透露名字的外资药企向记者确认,今年在华业务下滑,“因为公司涉及较多普药品种,受发改委降低药价政策冲击很大。在十月份的员工大会上,总部一改惯例,没有报告业绩增长的喜讯”。另一外企也表示:“全行业情况都类似,面临下滑的风险。”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媒介总监左玉增介绍:“药品价格总的趋势是下降的,这一政策导向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业务决策。”
上述外企人士表示:“部分外企已经放缓了在华投资速度,有的已经撤销了扩容计划。”
降价冲击
原研药品的价格优势在基本药物领域几乎荡然无存
据诺和诺德披露的数据显示,2011年三季度,中国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58亿欧元,同比下滑3%
对此,柯瑞龙认为,诺和诺德专注于胰岛素产品,因此不像其他企业有不同产品线可以作为缓冲。生物制药行业整体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国内的医改和原研药降价政策。
尽管基本药物招标制度扩大了市场份额,但另一方面,产品的价格下降幅度更大。
201184日,发改委公布了“调整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价格”的通知,胰岛素在此轮降价之列。91日该通知正式执行之后,各省市纷纷调整了各地的基本药物中胰岛素的中标价格。
据资料显示,海南省将3ml/300IU规格的诺和诺德产人胰岛素从61.7元降为56.52元,新疆则从58.59元降为56.52元,广西更是降到45.26元。
2010年年底,素以低价著称的安徽基本药物招标中,同规格胰岛素中标价为55.9元。这一价格与通化东宝的仿制药51.5元的价格已经相差无几。原研药品的价格优势在基本药物领域几乎荡然无存。
刚刚结束的上海基本药物招标也印证了这一点。有参与投标企业介绍,此次中标的品种平均降价大于10%。可即便如此,此次上海招标还是吸引了近30家外资药企,共60多个品种、150多个品规中标。
“我们很多品种也是普药,竞争药物根本没有优势,但随着原研药单独定价优势的逐步丧失,基本药物庞大的市场又很难取舍。”上述外企人士介绍。
事实上,决意进入基本药物市场的外企并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是在价格限制上。左玉增表示:“除了上海、江苏等少数几个省市,RDPAC成员企业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里的品种,基本上都没能参加基本药物的招标。”
上海的招标政策规定,允许企业以高于国家的价格投标,最后的评审则综合考虑质量与价格,等于给了这些享有单独定价优势的外资企业一条生路。
上海的招标政策规定,允许企业以高于国家的价格投标,最后的评审则综合考虑质量与价格,等于给了这些享有单独定价优势的外资企业一条生路。即便部分地方政府给予了优惠政策,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双重挤压
新药审批难度增加
索文森预计:“到2012年,政策造成的阶段性影响会消失,因此诺和诺德在华增长放缓只是暂时现象。”
但左玉增认为,降价会是未来的大趋势。“尽管政策具有波动性,但降价趋势短期不会改变。这必然导致更多企业、更多品种退出竞争。”
诺和诺德就曾上演过这样一幕。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新兴市场医药供应链重构:中国是最有潜力市

  电商售药违规争议 药监局尚未有明确定性说法

  医药流通行业向“集约化”发展 要警惕垄断苗

  全国首家第三方B2C医药网购平台上线

  消化能力接近临界点 医药进出口面临汇率变动

  医药贸易摩擦呈常态化 外贸面临环境复杂化

  闵行模式再生变:集采突围

  松江购销模式复制加速

  警惕:邮寄假药改版升级

  新医改催生医药流通浙江模式

医药流通:第四方医药物流还有多远

零售终端加入广药元素 榜单之争面临多重压力

降低患者用药支出 上海欲重新推广“拆零药用

医药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年内营收规模预计达15

2011年沪上中药老字号销售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拥有巨大潜力

医药流通管理常态化推进 企业转型趁早

医药流通市场:物流破局

医药电子商务:远景可期 近景朦胧

医药流通企业集中度待提升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终端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