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其他药物 中药材/API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继党参之后 发改委拟出三七限价令

 

中药材价格的异常变动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日前,国家发改委首次对囤积党参的公司要求“三限”,即限时间、限价格、限销售对象出售党参,拉开了整治囤积中药炒作的序幕。
据接近发改委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已组成3个调查组分赴江西、贵州、浙江、甘肃、云南、河北六个省,对中药材市场价格情况进行调查,重点整治囤积炒作,陆续还会有被炒作的药材公布。继党参之后,三七或将备受瞩目。
发改委敲山震虎
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会同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查处了浙江南方药材有限公司等经营者囤积党参导致价格上涨的行为,对这些企业公开告诫,实行三限,责令其在一周内将所囤党参按照市场价三分之二的价格,即不超过每公斤60元的价格,将储存的20多万公斤党参全部出售给以党参为原料并取得GMP资格认证的中成药制药企业。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对20111月以来存有党参的44户经营者予以告诫,责令其于20111231日前将储存的80多万公斤党参出售给以党参为原料并取得GMP认证的中成药制药企业。逾期未按规定销售并提交有效凭证的,将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据国家发改委透露,2009年下半年以来,党参价格一路上涨,从当年8月每公斤9元左右上涨至20116月的每公斤90元左右,涨幅达10倍之多。
“因为气候适宜,甘肃陇西是党参天然的储备仓库。因此,当地除了成为党参的主产地以外,也成为了最佳的炒作地。”据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介绍,党参价格上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20113月份至今,因为降雨量少,导致党参参苗枯死很多。
多位人士认为,此次国家发改委拿党参开刀,正是对投机者敲山震虎。国家发改委称,此次检查和告诫的目的,在于提醒所有中药材经营者要引以为戒,对不听告诫、继续囤积者,将依法严厉处罚,坚决打击。
党参价格回落10%
“相比全国年产量3万吨而言,此番发改委‘禁囤令’牵涉的1000多吨党参并不是一个大的数目,另外由于党参减产的趋势未得到大的改变,因此,调控要见成效还有待时日。”安邦咨询集团医药行业研究员边晨光表示。但可以肯定的是,禁囤令和减产的相互作用,将左右2011年下半年党参的价格走势。
对此次党参的抛售态度比较积极的是党参采购大户之一九芝堂。早在6月份,九芝堂库房中的党参即已告急。
据九芝堂2010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0年医药工业的毛利率为65.88%,同比下降4.20个百分点。其中以党参为主要原材料之一的驴胶补血颗粒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43%,毛利率下降3.59个百分点,浓缩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0%,但毛利率同比下降6.66个百分点。2011年一季度,九芝堂的业绩表现更是惨淡。其营业总收入虽然增长了1.03%,但是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8.77%,该公司称,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是公司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据九芝堂采购部人士介绍,5月份价格太高,不敢轻易采购造成了原料紧张。而在国家发改委公布上述消息后,九芝堂采购部紧急召开会议,准备补充党参库存。
随着囤积的党参的出售,价格应声而落。据了解,目前,告诫令三限要求已执行到位,被查获囤积的20万公斤党参已在限定的一周时间里,按照不超过限定的价格水平,全部出售给了限定条件的中成药制药企业,党参市场价格也相应回落,降幅超过10%
据业内人士介绍,党参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虽得到了遏制,但却也是有价无市,众多药商还在观望。
另一党参采购大户东阿阿胶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发改委的这一举措,在短时间内可能会缓解大型中成药企业的原料采购压力。从长远来看,单纯的行政干预是无法从根本上缓解供需矛盾的,党参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仍将不断上升。
下一个品种是谁?
而党参并不是发改委查处的最后一个品种,对党参的查处只是拉开了发改委打击中药材炒作的序幕。
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呈一路看涨的趋势,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我国一系列中药产业政策将密集出台

  维生素类新品搅局?

  基药将成为OTC市场重点

  看重临床再评价 中药品种二次开发或将大有可

  他汀类原料药出口强劲 新丁前景光明

  争夺仿制药:新合资时代中国医药业的本土机

  中药进出口:提取物做主 民企担纲

  中药材价格虚火难掩国际化窘境

  安国药市快讯

  美国草药类膳食补充剂市场稳步增长

不理发改委令 三七价格持续走高

中药类商品进出口海外售额增势明显

中药外贸强劲增势背后存隐忧

中药材期货陷入三大瓶颈 艰难交易中探寻发展

中医药如何在医改中找准位置

维C行业呼唤提高准入门槛

我国中药商品上半年出口11.11亿美元

处方药转OTC加速 双跨品种争议依旧

生物产业核心是生物制药 重疾药物和疫苗受宠

未来3年:中国中药材经销商“死”三成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其他药物 中药材/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