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生物医药业并购:40单总额44亿,医疗器械受捧

医药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并购重组潮。

据理财周报上市公司重大项目实验室统计,自201310月以来至今仅5个月时间内,就有多达40例并购涉及医药行业,总金额为43.53亿元。其中,并购案例最多,达12家;恒康医疗、迪安诊断各2例,其余公司均为1例。

并购主线一:收购竞争力品种和潜力在研品种

信达证券发布研报认为,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基于研发等优质资源进行的并购是医药制造企业做大做强的最重要因素,国内企业正在通过并购方式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速度、获得潜力在研品种,尤其在生物制药领域不乏海外并购案例。

随着国内药品审批的放缓,以独家品种为代表的高竞争力品种成为收购热点,品种资源将成为中药企业未来长久发展的基石。

据三诺生物公告称,拟以2.65亿参与台湾上市公司华广生技的定增,并成为该公司占股20%的第一大股东。华广生技主打产品为高端血糖仪及试纸条,在美国和欧洲均有超过5年的高端血糖仪销售市场经验,其血糖仪均为150美元/台以上的高端产品,主攻毛利较高的医院渠道。而三诺生物主攻OTC渠道,产品相对低端。

海通证券王威等认为,通过本次收购,三诺生物在血糖领域的布局基本上完成,公司未来还有可能在新产品领域进行收购,以解决公司产品相对单一的问题。

如果说三诺生物收购的是竞争力品种,那么上海药业收购的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在研品种。据上海医药公告称,拟以1500万收购上海交联100%股权,拓展抗体领域。

实际上,自董事长楼定波和总裁左敏等管理层履新后,上海医药就开始四处出击收购。20133月,上海医药以4.44亿元收购正大青春宝20% 股权,准备做大心血管药领域;625日,以107.5万元收购Mergen10.99%股权(持股比例升至81.40%),Mergen拥有赛格力和安科瑞两款心血管类产品;629日,以7.78亿元收购BigGlobal90.25%股权,间接控制高端仿制药企业东英药业;10月,拟斥资5008万元向大股东上药集团全资收购中国国际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提升公司国际业务及医药商业业务。

上海医药发言人对外宣称,公司希望在仿制药、创新药、抗体药方面都能全面延伸,这也符合公司三年规划。

并购主线二:拓宽主营业务范围和种类,医疗器械并购多

对于主营业务市场份额较高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更有动力将主业范围拓宽,或者借助自身渠道优势进入新的用药或设备领域,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由于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多为细分领域龙头,此类并购颇多。

据嘉事堂公告,拟收购广州吉健商贸、北京爱瑞格恩、江苏益科达等12家医疗器械销售公司36%的股权,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嘉事盛世将相应收购 10%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嘉事堂将成为这12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均为41.1%。此外,公司还计划出资设立安徽嘉事谊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并对子公司北京嘉事盛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增资。

此次拟收购和出资设立的公司位于北京、上海、江苏、广州、安徽等多地。公司称,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结构,扩大销售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奠定基础。

主营PVC手套的蓝帆股份20131119日公告,拟现金增资东泽医疗器械3000万元(持有30%的股权),正式向血液净化行业进军。

值得注意的是,201433日医疗器械行业最大的并购诞生。

鱼跃医疗控股股东鱼跃科技拟受让央企华润集团旗下华润万东1.11亿股股份及上械集团10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鱼跃科技将控股华润万东和上械集团。鱼跃医疗董秘陈坚表示,未来相关资产将注入上市公司。

医疗器械行业成为并购的重点,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行业标准的大幅提高,将加速医疗器械行业内企业的优胜劣汰,同时也将推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企业加速并购重组。

并购主线三:产业链上下延伸,多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医药企业通过收购进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是降低成本、获得更多市场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产业链延伸方面,目前有许多的公司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CFDA:2013年共办理331件提案议案

  见“医”思迁 各路资本热衷医药行业并购

  低价中标后便宜基药玩失踪 招标应综合评议

  2013年我国医用敷料出口贸易分析

  多家药企动作频出 药房托管难破利益困局

  异化的药品招标怎成假药推手

  基层医改成效初显 公立医院将成新突破口

  小型医药企业降价抢市场 基药市场格局或改变

  131种廉价药品长期断货 三大原因五大措施

  抢滩医疗投资第二季 利益壁垒与政策风险并行

我国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步伐应再加大

部分无菌产能遭新版GMP淘汰待售

医药行业整合新样本:南药集团集权式改革

65倍价差背后的逻辑

新药研发:有所为,有所不为

曲折的竞速之路——2013年三季度医药工业经

仿制药重复申报趋改善

GSP认证“提挡”再造流通格局

医疗器械企业如何掘金大健康产业

【两会声音】医改基药“机要”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