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本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公立医院医药分开,实施范围将不限于市属医院。同时,大医院接诊危重孕产妇比重将大幅提高,有望达到80%。另外,针对社区用药不全的问题,将逐步实现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对接,最早3月底完成采购目录统一。
公立医院医药分开全市推广
昨日,市卫计委召开2016年工作会议。北京晨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全市范围内将推广实施公立医院医药分开,实行药品零加成。
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医药分开,是医改重要步骤,此次推广医药分开是在全市范围,不仅市属医院,还包括中央、部队以及企业的所有医院。在5家试点医院的基础上,完善这项政策。
同时,本市将加快安贞医院、友谊医院等特许经营合作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并与商业健康保险对接。此外,外国医师行医许可权限将下放至区卫生计生委。
普通门诊号预约力争不限量
今年,全市医联体将达到50个。同时,推行专家团队医疗,选择同仁医院、宣武医院、天坛医院3家三级医院开展专家团队服务患者试点,并保障普通门诊号源供给,三级医院要优先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患者就医。2016年年底前,市属医院实行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其他公立医院也要积极推进。
北京22家市属大医院将在年内取消窗口挂号、实现非急诊全面预约的基础上,尽量保证普通门诊号预约不限量。
6家公立医院转型康复院
今年,本市还将完成6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功能转型。建立社区康复服务模式。6家医院包括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朝阳区崔各庄社区中心、安贞社区中心、大兴区红星医院、昌平区南口铁路医院、平谷区金海湖镇社区中心。
同时,支持社会资本发展护理服务,建立护理站。研究医疗机构老年中期照护、长期照护和临终关怀服务基本标准。出台本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的实施意见,重点将关注老年人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连续医疗服务。
今年,还将实现京津冀三地之间临床检验结果、继续教育学分、药品采购产品资质审核标准和审核结果互认。同时,建立三地共享的影像诊断中心、会诊中心,完善转诊预约机制。
未来,京津冀三地之间将相互开放电子医师注册、卫生监督、流动人口生育服务协查等数据库。同时,聚焦行政副中心,通过新建和市区共建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行政副中心资源配置水平和服务能力。
药品目录最早下月底统一
今年,本市将逐步统一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采购目录,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的用药衔接。将首先选择朝阳区和延庆试点。高小俊透露,这项举措最早3月底落地,完成目录统一。
同时,推进健康服务一卡通北京通在全市发行使用。本市将建设一个市区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市级平台接入50家以上三级医院,各区平台接入80%以上区属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北京市人口健康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信息的连续记录。力争实现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与上级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
三级医院高危孕产妇要达80%
面对生育压力,各区要设立孕妇建档中心,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实行月调度制度,保障孕产妇在适宜机构分娩。严格实施孕妇分级建档诊疗,提升一二级助产机构服务能力,提高三级医院接诊高危孕产妇比例,畅通危重孕产妇转诊通道。对此,高小俊透露,今后三级医院接诊高危孕产妇比例要达到80%,一般孕产妇提倡到二级医院分娩。
官方版“最牛”医院排名出炉
北医三院、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列“综合评价”前三
北京晨报讯(记者 徐晶晶)北京最棒的妇幼医院是哪家?服务综合评价哪家最高?医疗安全哪家最靠谱?昨日,北京市卫计委发布了《2015年度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及重点专科的住院医疗服务评价报告》,对本市主要的105家二、三级医院,从不同维度展开排名。其中,北医三院、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分列“医疗服务综合评价”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