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8日,由南通市政府与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化学原料药基地建设高端论坛在如东县召开。当天,上药集团、中国药科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分别与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签订协议,与之前已在此落户的20多家大型药企一道,共同打造国家级特色化学原料药基地。
如今,我国已跻身世界医药大国,其中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规模世界领先。在论坛上,国家工信部领导表示,即将出台的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中化学原料药的发展仍将是重点任务。今后5~10年在这个被业内称为医药产业发展黄金期的重要阶段,要加快优化升级、实现我国医药产业由大变强,化学原料药产业是关键。
在如东政府的聘请下,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为其沿海开发区量身定制了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从国内外市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对医药化工产业的结构需求出发,以基础化工为依托,以特色原料药为主导,以化学制剂、生物技术药物为拓展方向,预计用3-5年时间,形成以特色原料药为龙头、以高度集聚的产业链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使开发区最终成为国家级特色化学原料药的研发、制造、集散以及信息中心。目前,落户如东的已有23家大型企业,其中包括上药集团、海正药业等上市领军型龙头药企8家,总投资达80亿元,今年已建成20亿元销售规模。十二五末,园区将力争打造成为中国一流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基地和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在海内外形成强磁场效应,巴斯夫、陶氏、德固萨等中外原料药巨头纷纷上门洽谈落户事宜。
强强联合 做强医药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吴海东:
国务院把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定为新兴战略产业,如东建设国家化学原料药基地,抓住了转型升级的机遇。
医药产业属于朝阳产业,刚性需求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药品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但是,仍然存在清洁生产水平低、出口附加值低、产能过剩、低价争抢客户等问题。如东要围绕产品国际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目标,搞新品研发,要与顶尖研究所、院校合作,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医药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争取早日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化学原料药基地。
准确定位 专攻特色原料药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
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作为精细化工园区,设立专区建设国家化学原料药基地,抓住了转型升级的关键。
依托园区,招引项目集聚,推动医药产业集约化发展,产品定位很重要。当务之急要做四件事:一是正确决策。集中专家意见和市场信息,落实产品定位。产品不在于多,越精越尖端越值钱。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系统用药、内分泌及代谢调节用药、精神神经系统药物和免疫系统疾病用药,是大目标,还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进一步细分市场、客户和品种,形成新产品“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构思一代”的良性循环。二是科学规划。如东特色原料药基地填补国内空白,要吸取其它医药基地边建设、边推倒重来的教训,邀请权威机构,编制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三是招商策略要高明。优越的服务软环境和产业集聚度越高,等于给招引优质大项目贴了活广告。四是不断完善园区功能。
科技创新要“两条腿”走路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福利:
原料药是高科技产品,走产学研之路,需要企业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成果来自企业研究室。企业要舍得科研投入,一方面加强研发中心建设,吸引海归人才,培养土专家,在仿制中创新。另一方面,借助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对市场需求潜力很大的产品,联合攻关,借脑出新,实现人无我有。
环保第一落实行动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白骅:
老百姓得了病,希望有药吃;另一方面,他们对药厂的废气、废水污染感到头疼。我们从浙江来到如东,加盟国家化学原料药基地建设,环保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