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产品掌控力推中小药企走出生存迷宫

医药行业的改革经过近年的推行,已经向所有参与其中者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个以政府为核心主导进行、以各种行政手段和措施为主要规范的行业发展阶段,在“十二五”规划、基药政策、公立医院改革、“两票制”、企业生产成本调查等应接不暇的政策冲击下,医药企业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于是,以全国药品交易会和各种论坛培训为代表的各种信息发布平台和操作指导项目轮番登场,无论是工业、商业、药店还是个人代理商,都希望借助这样的机会寻求一些政策上的风向和解读,这种现象前所未有。

2011年基本药物制度全国范围内的强力推行,将这一年定性为中国医药发展史上对行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年。但我们从最近密集出台的政策和政府会议不难看出,未来的以县级医院改革为切入点的公立医院改革从试点到全面推行,以及围绕这一块实施的“两票制”、抗生素限用,以2013年和2015年为节点的新GMP认证和新版GSP认证等去年定了调今后即将步入实施期的各种政策,会让药企未来几年的压力更大。

2012年,在“政策为王”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仍将是主流。医药企业若想解决生存问题就必须对信息和产品具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把握信息生死时速

在政策主导的行业发展趋势下,中央和地方政府轮番主导医药行业改革,各种政策和制度出现的频率空前增加。在这个阶段,企业比拼的重点应该从内部调整转变为提高外界敏感度。只有快速、全面地了解政策信息,并给予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为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反应机制,并不断深入完善,使其发挥巨大作用。

首先,获取信息要快人一步。伴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推进,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建立的政府事务部等相关部门也已经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这些部门更多的是承担辅助、支持销售的功能,并没有成为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的智囊机构。企业应该赋予这类专业部门更多、更大的权利,通过专门建设和投入让其成为企业运营的参谋部,可以通过各种关系和途径掌握国家、地方各种医药改革方面的最新信息,先于并优于其他企业掌握和获得可能影响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各类信息,对企业决策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信息解读和反应要迅速。企业信息反应机制的建立,除了有各种渠道优先获得信息外,还需要有专业人员解读信息里面传递的各种信号,比如发展趋势如何?企业会受到哪些影响?企业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政策落地的时间有多长?政策落地后,企业应该从哪个方面做工作?哪个市场或渠道受到的影响最大?是否和企业现有的情况冲突?这些相关核心问题都要在专人的分析报告中有所体现,为企业掌控者或管理者调整经营策略提供依据。

再次,应对方案要高效,执行要坚决。这里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能否拿得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能否执行下去。2009年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市场推进后,为什么一部分企业过得有滋有味,另一部分企业却怨声载道?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过得不错的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将企业的独家品种或独家剂型品种做进了基药目录,从而在全国各地招投标过程中取得不错的中标价格做长线的;另一类就是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基药招投标,不计较一省的得失和某个产品的低价,保证在全国市场有较高中标率,最终实现广覆盖和长期占有市场。这两类企业都能有效兼顾、应对有效并且执行彻底。

掌控产品跳出“红海”

任何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产品力的竞争,作为经典4P理论的核心元素和根本元素,产品掌控能力的比拼也将是企业未来在竞争加剧和行业不断集中大环境下生存的关键。医药企业想要生存下来,跳出同质化竞争的“红海”,就必须大幅度提升自己的产品掌控能力。

一提到产品,可能更多的人会想到创新和新药研发,似乎这些是大企业和实力企业的事情,中小企业和商业企业只有凑热闹的份,其实不然。无论是医药工业还是商业,产品掌控力更多地体现在手里掌握的产品资源能否满足以下条件: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欧洲药企今年或提高收购力度

  医药业能否适应代工体制?

  取消药品加成能否挤干高价药水分? 药价需全

  2012年药品行业难以全面降价

  预计今年广东医药业产值1425亿 医械产业形势

  公私之争 中国医疗体系失调

  外资药企召回忙 医药业能否适应代工制?

  重庆药交所建构完成 公立医院唯一药品交易平

  温故知新话指南(下)

  温故知新话指南(上)

行业风暴来临 医药并购动能正十足

新药进医院四道环节 医务人员轻易被公关

印度制药行业启示录

化药原料药产业承重压转型急 企业伸手海外寻

应对专利到期 外资药企在华纷辟新战场

癌症疫苗市场潜力巨大 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1

印度制药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 进军之路喜忧参

展望中国2012:医疗改革趋于稳定

基药招标陷入尴尬 警惕抗生素之困雪球越滚越

十二五医械专项规划布局创新链 向基层需求靠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