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国药物研发路在何方?

摘要:对我国医药行业来说,药物研发始终是令人纠结的话题。我国药物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虽然国家出台多项鼓励及扶持政策,但多数没能落到实处,没有起到实质作用。本文对国内外药物研发现状进行分析,对药物研发的多元化、细分化等领域进行探讨,并剖析国内药企在研发上的应对策略。


 

众所周知,药物研发投入高、周期长、风险高,其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全球新药开发成功率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许多跨国药企对研发越来越谨慎,在研发投入上有所缩减,而在仿制药领域却不断发力。

在此背景下,药物研发渐渐出现了更明确的分工,除了很多医药巨头们建立起的研发中心外,一些专门从事药物开发的科研机构及研发外包公司也逐渐兴起。同时,随着疾病病种和治疗领域的不断细分,药物研发也呈现出细分化态势,如糖尿病、心脑血管、抗肿瘤等领域的药物研发颇受关注。

对于我国医药行业来说,药物研发始终是一个令人纠结的话题。虽然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我国医药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药物研发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来说与研发体系成熟国家的水平差距甚远。目前国内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仅个位数,且仅有的创新药在国外并没有市场,真正走出国门的国内药企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在国内市场求生存。

不可否认,面对我国药物研发的现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鼓励及扶持政策,但在一片“繁华”的背后,令人悲哀的是多数政策没能落到实处,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近日有行业人士建议,在当前形势下,必须改革药物研发与生产“捆绑”的管理方式,建立上市许可人制度,以期为国内药物研发注入“鲜活”的血液。

而从药企层面来讲,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寻求合适的研发路径势在必行。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在面临同样挑战的环境下,要做的不外乎是创新加整合,否则,将逃脱不了被收购或吞并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中药历史悠久,在人类医学史中曾经占有领先地位,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有所局限,中药的发展渐渐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虽然近年来在药材品种、药理研究、生产工艺、制剂质量等方面均有进步,但低水平重复仍像一座大山,横亘在药物研发的现代化之路上,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言:“还在做中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企业,现在转型还来得及。”可见,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中药研发之路前景不容乐观。

为此,我们立足于对国内外药物研发现状分析之上,对药物研发的多元化、细分化等领域进行探讨,并剖析在政策推动下国内药企在研发上的应对策略。

全球研发考量

随着新药研发难度和成本增加、各主要疾病领域产品竞争愈发激烈,药企在新药研发领域的产品投入产出比日渐下滑。在国外,研制一个新药大约需要超过1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而成功率仅为1/5000。尽管如此,由于新药可以垄断市场,在利益的驱动下,欧美等制药巨头依然坚持不懈地进行着药物研发,同时也不断有新的成果出来。总而言之,在多元化、细分化等趋势下,走出一条自我特色之路才是研发型药企的制胜之道。

多元化  小药企活跃

根据Citeline公司Pharmaprojects/Pipeline数据库的一项数据显示,目前在研药物数量排名前十的药企中原研药品占在研药品总量比例从201113.4%下降到2013年的11.2%;与此相对应的是,小型药企(仅有12种在研药物)的数量再次出现增长。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一种趋势正在延续:大型药企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动作越来越谨慎,而小型药企的参与在逐渐增多。

“这是由于在金融危机几年中,美国制药巨头减缓了扩张趋势,在研发投入上相对有些许收缩。”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晓林指出,原研药比重确实存在下滑迹象。并且根据近几年美国纳斯达克股价上涨情况来看,股价上升最迅速的是几个专门在新药研发上比较有建树的小药企,其共同特点是有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生物仿制药 vs 化学仿制药:复杂在“生物”

  移动医疗app后劲十足 三年后吸金260亿美元

  医疗大数据能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022年丙型肝炎市场将达到155亿美元

  东亚疾病负担发生结构性变化

  我国人均输液量超国际水平 每年10万人输液丧

  取消药品价格加成 高价药采购动力减弱

  夸大功效困扰鱼肝油市场 亟待规范儿童药市场

  英国计划明年起禁售中成药 洋中药大量返销

  我国糖尿病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中药注射剂抢滩300亿市场 政策洗牌如箭在弦

“大健康”产业将成世界经济新引擎

多元化市场策略初显效 我国医用敷料大量出口

仿制药研究:品种为王 龙头企业加速受益

2015年底基药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

“以药养医”成病象,才有药品回收乱象

聚焦生物仿制药:与化学仿制药大不相同

中药安全链调查 全流程监管困局

医保与医改革思路:资金缺口或危及可持续

国内IPO停发拉开医疗行业并购大幕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