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互联网医疗路径之争:服务医院or解体医院?

根据对待大型综合医院的态度,互联网医疗发展至今逐步分化成了两大阵营:服务医院或者代替(颠覆)医院。服务医院的典型代表包括丁香园、金蝶医疗、挂号网、九州通等,春雨医生、医生集团则始终扮演颠覆者的角色。双方的分歧在2015131日成立的互联网医疗中国会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2003年,如果淘宝将百货店视为零售产业中心,给它供货、优化仓储、做店员礼仪培训,那么,还有电子商务吗?”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在互联网医疗中国会上表示:“2015年,如果我们还将医院视为医疗中心,只去做给医院输送病源、优化挂号排队、做医生在职教育和挂学术头卖药厂肉的科研,还会有未来医疗吗?”

春雨医生成立于2011年,自称是中国移动医疗的开创者,医生和患者可以通过春雨网络平台在线问诊,据张锐统计,目前春雨医生已聚集10万名医生、4000万用户量。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并不完全同意张锐的看法,他在同一场合表示:“光在网络或手机上无法完成诊断,有些医疗行为是移不动的,医生是医疗服务的核心,且永远不会被程序或机器所取代,医院也永远不会消失。”丁香园成立于2010年,是服务于医生诊疗、学术、在职教育等的网络平台。

而作为院方代表,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和北京友谊医院理事长刘建则认为,互联网难以颠覆医疗或医院,“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共同成长,而不是一方颠覆另一方。”刘建说。

事实上,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出现了分解医院功能和加强医院功能的两大趋势,并由此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两种商业模式在近年均获得了巨额资本的支持,但谁将代表医疗的未来?

颠覆者来了!

近日,德勤咨询发布了《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报告预测,到2020年,在线病人将呈指数级增长,大量零售诊所或将涌现。

张锐援引德勤报告认为,借助于基因技术、量化自我、精确医疗的发展,患者成为自己的保护神;由于在线诊疗纳入医保、流动手术中心的普及,在线病人呈指数级增长,家庭将成为医护的主要场所。

“到2020年,今天的协和医院将只具有急重症处理、疑难症处理、大型手术、医学科研等功能,绝大部分诊断行为在线上完成,医患跨越医院建立点对点关系,人工智能部分取代医生,跨国跨学科会诊成为常态。”张锐表示。

张锐的预测并非没有根据。近年来,中国出现了大量解体医院、替代医院职能的商业化公司,并受到了资本的青睐,这些新兴公司除了春雨医生外,至少包括张强医生集团、华大基因、迪安诊断、阿里健康,以及大量可穿戴设备公司,将医院中手术、检测、影像、慢病管理、药房等职能逐步分离。

张强医生集团将医院中最赚钱的手术环节分离出去,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中旬,又称为“医生执业团体”或者“医生执业组织”,试图为走出体制的医生搭建自由执业平台。

张强告诉《健康智汇》:“成立半年多来,医生集团已组建了五个专家团队,与和睦家、沃德医疗中心合作,完成门诊、手术700多例,计划于2016年在杭州开设日间手术中心。”

华大基因是张锐提到的基因技术的代表,其成立于1999年,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任务,目前已开发出肿瘤、无创产前、先天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检测技术,华大基因虽然仍有赖于医院渠道推广产品,但其口号为“我的基因我知道,我的健康我做主”,从诞生之日起,即将医院中的部分检测职能分离出来。

独立检测的公司还包括迪安诊断、海纳医信等。迪安检测几乎可以完全替代医院的检测中心,是以提供诊断服务外包为核心业务的独立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机构,该公司已于2011年上市;海纳医信则专注于医疗影像,可替代医院影像中心的职能。

可穿戴设备的代表为九安医疗,公司从2010年起介入移动医疗健康领域,并于去年获得小米公司注资2500万美元,目前已开发出血压计、血氧仪、血糖、体重计、心率仪,用户可收集数据上传云端,以实现健康自我管理。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制药行业“集体造假”内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综述:日本加强对医药行业潜规则监管

  市场机会巨大 农村远程医疗需过三关

  2015年中国医疗行业IT市场10大创新

  Illumina押对了基因测序,下一位颠覆行业的

  三招做大低价药 选对品种是基础

  韩媒:不应止步观望中国的医疗服务黄金市场

  2014年我国医药外贸再创历史新高

  当下制药巨头最流行外包什么业务?

  提振企业信心 医药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

美国基础医疗大变局 进入定制时代

蔡江南教授:中国医改为何如此步履艰难

低价厮杀仍难保吃上低价药 定价漏洞如何补

日本严打医药业潜规则

“第三世界药房”印度的药价为什么这么低?

中医药专利遭外国蚕食 产业进退维谷

张锋Nature Medicine综述:基因编辑技术最新

恒瑞医药:同是创新药,境遇何以“两重天”

中药新药研发困境待破

外资药企在华陷内忧外患 医药市场隐现格局重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