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社会转型下的医改:家庭医生或成金钥匙

“虽然医改是个具体的领域,但在中国更是一个社会转型和公共治理转型的问题”,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称,医改要通过公共治理让医生流动起来或为医改注入新活力。

新医改进行到第七年,仍有很多问题待解。市场经济带来财富的增加,但社会也存在阶级固化、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朱恒鹏认为,经济增长带来好处同时也有不利之处,社会分层带来潜在社会冲突,医改存在各利益方的博弈,这个过程要求公共治理必须要转型。

如何缓解大医院人流压力、让社区医院发挥基层作用,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认为医生应该流动起来,让公立医院医生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其中家庭医生或成为医改的金钥匙。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疾病谱的变化,健康管理,如慢病治疗等,将成为医疗领域未来发展的重点。王震指出,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机构应成为健康管理服务的供给主体。而阻碍当前社区医疗机构功能发挥的原因就在于,行政化资源配置体制下,医疗机构激励机制扭曲,资源不断向上集聚,三甲医院虹吸医生、患者、床位,社区机构自然竞争力有限。因此,他认为,放活医生这一医疗行业的核心资源,使其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

王震认为,现代社区的特征是网络化,流动性,行政化和机构化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难以满足需求。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治理模式,以居民需求为中心的调整供给结构。以医生为中心来重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符合这种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特点的卫生服务应该是个体化而非机构化,要建立新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实现社会化人才流动。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要有一个宽厚的社会层,这个社会层由社会组织构成,很多矛盾能在此化解。

今年6月份,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七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今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明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体人群。在此之前,已有多地试点,例如上海推出了“1+1+1”签约服务制,即居民在自愿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形成“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

试点初行,上海市居民多有异议,认为这是限制本地人去三甲医院看病,把更多资源让给了外地人。

为了保证家庭医生服务质量,长宁区卫计委主任葛敏曾介绍,长宁区除了安排家庭医生出国培训外,还要求家庭医生五年内拿到营养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大洗牌!湖南药品招标或将再次变脸

  药品价格上涨2600% 辉瑞在英国被罚款8420万

  复星医药与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正式启动战

  盘点:2016年度医药行业热点事件

  社会转型下的医改:家庭医生或成金钥匙

  美敦力案详解:为何偏罚他?为何只罚4%?

  这14项技术是2017年医疗科技发展新趋势

  BioTelemetry以700万美元收购TelCare,观望

  细胞分裂时如何避免致病性错误的产生?一道

  施一公院士再发重要成果 《PNAS》解析阿尔兹

全军统筹:2016年关于公示中选产品生产企业

康恩贝连赢多场官司 行业“傍名牌”现象依旧

辽宁:耗材试剂全面集采 同城同价、地产优先

中国道地药材认证规范(标准)起草工作在北

上海率先尝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多方合作

医疗设备“嗜血生存”,就该亮反垄断之剑

四川省:2016年关于部分药品因技术转让变更

四川省:2016年关于资质到期的药品配送企业

海南省:2016年关于普通大输液议价的通知

浙江省:2016年关于公布备案采购产品的通知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