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电商发展受政策影响极大,一波三折,老百姓、仁和药业等药企、医药电商转而加速布局O2O。
10月19日傍晚,一则老百姓大药房(下称“老百姓”)B2C电商团队解散的消息不胫而走,并称,老百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即将注销,CEO徐向东也带走了原来的团队,暂时去向不明。
对此,老百姓一位负责人在10月20日早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目前老百姓电商运作正常,在合规原则下合理推进线上业务模式的创新试点,涉及到人员调整是公司合理安排和业务需求决定的。
无风不起浪,这实际与此前CFDA发布的《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结束》背景有关。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老百姓、一心堂、益丰大药房三大上市连锁药店已经集体下架了OTC(非处方药)类产品。
业内人士看来,医药电商发展受政策影响很大,包括老百姓、仁和药业等在内的很多药企、医药电商在布局O2O领域。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医药电商创始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从目前看,老百姓重心仍是扩张线下药店以期未来院外处方的外流红利,而在医药电商方面的投入相对不大,若未来不加大投入或被其他医药电商超越。
B2C业务调整
10月19日消息还称徐向东和副总经理李波之间因利益问题导致团队解散,不久前,李波被迫离开电商团队,进入O2O团队。老百姓大药房电商B2C平台今年8月因销售处方药被药监局约谈,罚款4万余元。
据了解,老百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独立运作电子商务,其注册资本1200万元,网上药店于2014年1月上线,涵盖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成人用品、化妆品在内的上万种商品的销售。
对于传闻,老百姓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目前老百姓电商保持正常运作,在合规原则下合理推进线上业务模式的创新试点,也在不断开拓线下与线上业务的结合,发挥老百姓线下布局广的优势,深入与各第三方深度合作,强化升级老百姓的渠道和专业服务。
该负责人还强调,其中涉及到人员调整,是公司合理安排和业务需求决定的,不存在人员之间的关系破裂之说。“在早期人员的分工上,就已经确定了业务管理范畴,由徐向东负责电商(包含第三方平台和垂直官网),李波负责O2O业务。不存在任何业务冲突和分歧。”
与此同时,老百姓在10月20日早上亦发出澄清公告。公告称不存在上述消息中的情况,B2C和O2O业务均为公司电子商务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推进业务模式的创新试点,2015年,公司B2C平台收入6800万元,占 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的1.49%。
不过,上述不愿具名的资深医药电商创始人还指出,相比于其他传统连锁药店,老百姓在电商领域的布局有些滞后,甚至急功近利。“此前2012年时,老百姓欲与日本最大保健品商Kenko合作运营电商,但在运作一年后因经营理念和团队等问题以失败告终;后续自建平台时请的职业经理人,但与之合作中没有考虑到电商是互联网公司,在投入、授权、激励机制等方面都不到位。”
据悉,2016年1月,老百姓网上大药房原CEO史文禄离职,由老百姓原O2O业务负责人吴勇接任CEO。在经历了两个月过渡期后,老百姓网上大药房最终空降“外援”,即原七乐康大白云诊执行副总经理徐向东。
一波三折
2011年被业界称为B2C业务发展元年,2015年是爆发之年。根据Analysys易观《中国医药电商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2015年中国移动医药电商B2C市场规模约121.5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的76.3亿增长了近一倍。
在老百姓的澄清公告中还特意指出,传闻中老百姓“未来发展方向:放弃 B2C,致力于 O2O”的情况不属实。
老百姓B2C电商业务的调整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连续的电商政策出台对行业发展影响巨大,使得这个行业一有风吹草动即草木皆兵。医药电商是受政策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而最近出台的政策都不利于电商发展。
上述老百姓负责人坦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