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按照市场预期,2014年理应是药品招标大年,但时至岁末,今年的招标进度远低于市场预期。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至9月各地共进行药品集中采购21次,包括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低价药物以及部分短缺药物的挂网。部分城市公布了征求意见稿,处于招标的准备阶段,如四川、江西、湖北、陕西等省。
九州通集团营销总顾问耿鸿武认为,由于各地在基本药物增补中出现系列问题,以及低价药政策的横空出世,各省市药品集中采购进程明显推后,开展速度明显放慢。
算起来,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迄今已有15年。耿鸿武称,从政策实施角度看,这一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至2004年是药品集中采购机制的建立期;2005至2009年是探索期;2010至2014年是规范期。当前,这一制度设计即将进入第四阶段,是整个模式的提高期。
耿鸿武表示,2010至2014年各地摸索的采购模式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伴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基药的销售逐渐终端化,低价药政策也使得药品类别进一步区隔,基药和非基药分开招标的矛盾变得突出,规则滞后严重影响到招标进度,行业正呼吁招标新规的出现。
业内人士透露,针对上述现象,卫计委正研究新的招标方式。2015年各地的药品招标政策或将面临重大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