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时间,实现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2位。”
这几年,中国保险业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保险公司普遍反映业务难做。目前全国还有57家保险公司亏损,占到1/3。这既有外部经济金融形势深度调整的影响,也有保险市场体制机制的因素,同时还有行业自身竞争力不强的原因。
项俊波以美国考察的体会为例:“前不久,在美国访问时,考察了一家专业医疗责任保险公司,他们只在一个州开展业务,老板加上员工只有15个人,其中,市场团队有8个人,每年的保费规模在6000万美元左右,经营稳定,效益也好。反观国内,一些保险公司光老总就有十几个,30多个部门,人员臃肿,效率低下。所以说,公司业务难不难做关键还是看自己。行业自身不改革,再好的政策和环境也形成不了生产力、提高不了竞争力,自然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项俊波强调说,新“国十条”提出了很多新政策和措施,保险公司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强化内控管理、创新盈利模式,以健康的体魄承载前所未有的利好政策的滋养,不要搞成“虚不受补”。
保险“大佬”集体唱好
“保险新"国十条"提高了保险业的定位,是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我们在一些业务增长点上已积极布局。”中国平安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说。
根据新“国十条”要求:到2020年,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李源祥预计,以GDP增速7%计算,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平均增长可达15%,保费收入在4.5万亿-5万亿元之间,保险行业释放空间大。
海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马君硕心情激动。他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未来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柱,商业保险领域将迎来重大利好,其中,养老及健康板块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国十条”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利好,它首次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对保险业进行了定位,大幅提升了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马君硕看来,“在新‘国十条’之下,国家将把商业保险提到了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这一战略地位,而不仅仅是"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太保董事长高国富毫不掩饰对新“国十条”的欢迎,他认为:“新‘国十条’为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也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同时也给各保险公司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新‘国十条’提及的健康、医疗、养老等产业相关的保险,以及农业险、责任险、巨灾保险等业务都会成为各大保险公司大有可为的新的发展领域。”高国富进一步分析,从寿险业务来看,新“国十条”推动了险企在养老、健康保险方面的重大发展机遇。目前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险正在推进中,而新“国十条”对于健康险在税收优惠上做出了新的制度安排,同时也支持保险公司介入健康、医疗领域,这将大大拓宽中国太保的相关业务领域。
从产险来看,新“国十条”也阐述了要加快发展农业险、责任险,加快构建巨灾险的制度险安排,这些都会给财产保险带来新的机遇。“例如,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国,而从太保自身来看,农业险也成为了非车险中一个快速发展的险种。所以这个险种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可以预期。”高国富指出。
那么,新“国十条”究竟能对中国保险业起到多大的影响,又会给保险公司发展带来多大帮助?
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指出:“新‘国十条’,对保险业的定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举措都作出了新的明确的规定。这必将对我们中国保险业进一步的加快发展,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