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对于处方药的购买则有着一整套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这次事件引发出的病毒灵的“失守”,监管部门的责任缺失也不容推卸
“药儿园”事件将病毒灵推入了人们的视野中。据悉,在没有法定资格的情况下,2008年至2013年的四年间,西安枫韵、鸿基新城幼儿园冒用其他医疗机构名义,从四家医疗批发零售企业先后分10次购进了病毒灵(盐酸吗啉胍片)5.46万片,给幼儿服用。
被媒体披露后,多个疑问在公众面前挥之不去,幼儿园为何能够购到处方药病毒灵?处方药是否真的仅凭处方购买?处方药出厂后,哪一个环节最易失守?
病毒灵流向了哪里
病毒灵,药品通用名是盐酸吗啉胍,抗病毒处方药,用于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疱疹等的治疗。1999年底,国家药监局就曾发出“关于公布拟停止使用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和解热镇痛类药品地方标准品种论证结果的通知”,其中就包括病毒灵片。停止使用地方标准病毒灵片的原因为“盐酸吗啉胍抗感冒病毒效果不确切”。2002年以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国药准字”批准了全国共382家药品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病毒灵。记者从CFDA网站上检索“盐酸吗啉胍”可以得到342条的药品记录,显示有超过300多家药厂都在生产盐酸吗啉胍,也就是病毒灵。
由于价格低廉且药效不明显,病毒灵在医院市场基本上已被其他抗病毒药物取代,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
病毒灵的医院市场不断萎缩,目前可能的流向主要为小诊所以及饲料添加物等,后者的争议较大。作为处方药的病毒灵怎么会进入养殖业,已经在公众心理划了一个问号,如今,病毒灵为何又流向了幼儿园?
处方药凭处方购买?
处方药凭处方才能购买,其本质就是药品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才能购买、使用,目的就是防止消费者的乱用药、滥用药,这与药品“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原则相一致,而且便于管理。
据施贵宝医学事务经理张巍峰介绍,具备相应处方药处方资质的临床医师与患者接触后,判断治疗手段,如果需要处方药物,则开具正规的处方笺。处方笺开具后,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药剂师审核,存在异议的情况下,向临床医师提出,否则安排药物发放。无论是医院、或者药房,处方药的标准流程都至少经手临床医师和药剂师两方面。
而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从事无证生产、经营药品行为的,不得为其提供药品。”此次的涉案幼儿园冒用医疗机构的名义,从医疗批发零售企业分批进货。面对5.46万片这么大的处方量,至少也暴露了这四家批发零售企业在销售链上责任的缺失。
记者注意到,不光是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的责任缺失,药店在销售过程中也存在问题。根据中国药物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药店内必须设置具备相关资质的药剂师,审核顾客提供的处方,如无异议则可以购买相关处方药物。我国《药品流通管理办法》中也有明文规定,“药品零售企业要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核心目的就是有效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药物而危及健康。但记者发现,一般为了可观的利润,只要当地监管部门管理不严,在药店销售处方药的时候根本不会关心你是不是持有处方。在开单据或者是刷医保卡的时候,直接用价格相同的非处方药名来代替处方药名,方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中小城市,一二线城市则对处方药的控制比较严格。
监管缺失不容推卸
“药儿园”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广大幼儿并未实际出诊,医院也未出具处方笺,幼儿园方面却可以轻易买到处方药,即处方药被等同于OTC药品购买了。国家对处方药销售实行严格控制,是基于药品安全性,避免随意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如果药品经营机构随意销售处方药,则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