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2501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2011年申请二级医院评审时,原以为民营医院走评审肯定要经过多番折腾,没想到一次顺利通过,成为贵州首家二甲民营医院。此次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无疑为基层非公立医院与公立医院竞争中具备更多市场调节手段。
期待政府责任回归理顺管理强化监管
参与公立医院并购,抢占办医市场契机的同时,众多医院投资者、管理者反映,政府职能部门在引导社会资本办医过程中,不能再处于“越位”或“无为”状态,而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监管机制、放宽多点执业则成为社会办医资本的普遍期盼。
理顺社会资本办医管理体制。不少业内人士介绍,当前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医院分别归工商和民政部门注册登记、营利性医院不动产无法抵押、区域卫生规划不合理欠落实等管理体制问题,制约民营医院发展壮大。制定刚性制度约束督导职能部门才能遏制公立医院大规模扩张,保留社会资本办医空间,理顺社会资本医院主管部门和管理体系,才能为民营医院运营“祛瘀活血”打牢基础。
完善社会资本办医全程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维持医院公益性,既是主管部门职责,也是众多民营医院共同呼声。中国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常务副会长赵淳说,政府对非营利性医院财务审计不到位,一些投资方为实现盈利想尽办法转移资金,公益性难保障,容易给医院正常运转埋下“地雷”。湖北立新中医院院长侯立新说,过去一些医院“做大广告、夸大病情、开大处方”式运营,给民营医院贴上“假、骗、乱”标签,重要原因在于缺乏监管和惩戒,新一轮社会资本办医不能再重蹈“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惨痛覆辙。
医师多点执业尽快“靴子落地”。当前,非公立医疗机构过多依靠从公立医院“挖人”、雇人,因此放宽医师多点执业成为行业整体期盼。业内人士指出,多种因素使社会办医人才队伍依然呈现新招聘学生和退休员工两头大、年富力强力量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亟待医生多点执业加快试点,帮助更多医生迈出公立医院大门,在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传帮带作用。同时希望政府将医师申请多点执业由审批制变成备案制,公立医院不能设那么多主任岗位,离退休医生更应该不受限制地多点执业。
|